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在接受放疗过程中,常会遇到脑水肿这一并发症。本文将对脑水肿的成因、症状识别及处理方法进行详细阐述,帮助患者及家属更好地理解这一问题,并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一、脑水肿的成因 放疗是局部晚期鼻咽癌的主要治疗手段,通过高能射线杀灭癌细胞,但同时也会对周围正常组织造成损伤。脑部组织对射线敏感,放疗过程中可能引发脑组织炎症反应,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进而引发脑水肿。此外,肿瘤压迫、局部血流障碍等也可能诱发脑水肿。
二、脑水肿的症状识别 1. 头痛:颅内压增高可引起持续性头痛,尤以晨起时明显。这种头痛通常呈持续性、进行性加重的特点,与体位变化无关。 2. 恶心、呕吐:颅内压增高刺激呕吐中枢,导致恶心、呕吐。呕吐常呈喷射状,与进食无关,多在头痛加重时出现。 3. 视力障碍:视神经受压可引起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等。患者可出现视物模糊、视野缩小等症状,严重时可致盲。 4. 意识障碍:严重脑水肿可导致意识障碍,甚至昏迷。患者可出现嗜睡、昏睡、谵妄,甚至昏迷、呼吸心跳停止。 5. 神经功能损害:如肢体无力、感觉异常等。患者可出现偏瘫、面瘫、肢体麻木、疼痛等症状。 6. 癫痫发作:脑水肿可引起脑组织缺血缺氧,诱发癫痫发作。患者可出现突发意识丧失、肢体抽搐等症状。 如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影像学检查如头颅CT或MRI,明确诊断。
三、脑水肿的处理方法 1. 药物治疗:常用利尿剂如甘露醇、呋塞米等,通过减少脑脊液生成、增加排出来降低颅内压;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等,可抑制炎症反应,减轻脑水肿。此外,还可使用白蛋白等血浆代用品,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减轻脑水肿。 2. 脱水治疗:限制液体摄入,减轻脑水肿程度。每日液体摄入量应控制在1500-2000ml,避免快速大量补液。 3. 放射治疗调整:如脑水肿严重,可考虑调整放疗剂量、分割或暂时中断放疗,减轻对脑组织的损伤。 4. 手术治疗:对于肿瘤压迫引起的脑水肿,可考虑手术切除肿瘤以缓解压迫。对于脑积水引起的脑水肿,可考虑脑室引流术。 5. 对症支持治疗:如镇痛、止吐等,改善患者一般状况。对于癫痫发作,可使用抗癫痫药物如苯妥英钠等控制发作。 6. 康复治疗:对于神经功能损害,可进行康复治疗如理疗、针灸等,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7. 营养支持治疗: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改善患者一般状况。可使用肠内外营养支持,保证蛋白质、热量等营养素摄入。
总之,对于局部晚期鼻咽癌放疗后出现的脑水肿,关键在于早期识别症状,及时采取综合治疗措施,以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医患双方需密切配合,共同面对这一治疗挑战。同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综合治疗,相信患者能够顺利度过放疗难关,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尹良伟
大连市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