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对人类的生命健康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本文将深入探讨肝癌的成因、早期症状、诊断、治疗及预防措施,旨在提升公众对肝癌的认知,促进肝癌的早期发现与干预,以降低肝癌对人类健康的威胁。
肝癌分为原发性肝癌和继发性肝癌。原发性肝癌更为常见,包括肝细胞癌(HCC)、肝内胆管细胞癌(ICC)及其混合型。继发性肝癌则是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通过血液或淋巴系统转移到肝脏所致。
肝癌的成因较为复杂,涉及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肝、黄曲霉素暴露等多个方面。病毒性肝炎,尤其是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是肝癌的主要危险因素。长期饮酒可导致酒精性肝病,进一步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非酒精性脂肪肝与代谢综合征相关,随着肥胖和糖尿病的流行,其在肝癌发病中的作用日益凸显。黄曲霉素是一种由霉菌产生的致癌物质,主要污染粮食和饲料,长期暴露可增加肝癌风险。
早期识别肝癌的关键在于对早期症状的重视。肝癌早期症状较为隐蔽,可能包括乏力、消瘦、食欲不振、上腹部不适等非特异性症状。随着病情发展,患者可能出现黄疸、腹水、肝区疼痛等症状。因此,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
肝癌的诊断依赖于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和活检。血液检查中,甲胎蛋白(AFP)是常用的肝癌标志物,但其特异性有限,需结合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MRI等,可发现肝脏占位性病变,对肝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对于疑似肝癌患者,活检是确诊的金标准,可明确肿瘤的性质和分期。
治疗肝癌的方法包括手术切除、肝移植、消融治疗、介入治疗、放疗、化疗等。具体治疗方案需根据肿瘤分期、患者肝功能和全身状况综合考虑。对于早期肝癌患者,手术切除或消融治疗可获得较好的疗效。对于中晚期肝癌患者,介入治疗、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手段可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时间。
预防肝癌的关键在于控制危险因素。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患者应接受规范的抗病毒治疗,降低病毒复制水平,减少肝癌风险。戒酒、控制体重、健康饮食有助于预防酒精性肝病和非酒精性脂肪肝。避免食用霉变食物可减少黄曲霉素暴露。此外,定期体检、监测肝脏病变,有助于肝癌的早期发现。
总之,肝癌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了解肝癌的成因、症状、诊断和治疗,对高危人群进行筛查,有助于肝癌的早期发现和干预,改善患者预后。全社会应提高对肝癌的认识,采取有效措施预防肝癌的发生,降低肝癌对人类健康的威胁。通过积极的预防和治疗,我们有望在未来降低肝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保护人类的生命健康。
肝癌的预防和治疗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学科的合作和全社会的参与。提高公众对肝癌的认识,加强肝癌的早期筛查和干预,是降低肝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关键。同时,加强肝癌的基础研究,探索新的治疗手段,也是提高肝癌治疗效果的重要途径。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有效降低肝癌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保护人类的生命健康。
赵伟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西海岸院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