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术后胃瘫患者的中医治疗原则与方法

2025-07-12 02:29:38       3212次阅读

胃癌作为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手术治疗后部分患者可能会遭遇胃瘫(胃排空障碍)的问题。胃瘫表现为恶心、呕吐、腹胀以及进食困难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进程。西医治疗胃瘫多依赖于胃肠减压、营养支持和促胃动力药物,但对于一些患者而言,这些方法的效果并不理想。在这种情况下,中医的治疗方式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补充治疗手段。

中医认为胃癌术后胃瘫属于“胃痞”、“呕吐”等范畴,其病因主要与胃气虚弱、胃络瘀阻、脾胃湿热等因素相关。治疗原则依据辨证论治的原则,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益气健脾

:针对胃气虚弱导致的胃瘫,中医采用健脾益气的方药,如四君子汤等,以增强脾胃功能,促进胃气的恢复。四君子汤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组成,具有益气健脾、和中养胃的功效,适用于脾胃气虚型胃瘫。

活血化瘀

:对于胃络瘀阻引起的胃瘫,中医通过活血化瘀的方法,如使用丹参、川芎等药物,以改善胃的血液循环,促进胃排空功能的恢复。丹参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止痛的作用,川芎则能行气活血、舒筋止痛,二者合用可有效改善胃瘫症状。

清热利湿

:面对脾胃湿热型胃瘫,中医治疗以清热利湿为主,常用方药包括黄连解毒汤等,以清除湿热,减轻症状。黄连解毒汤由黄连、黄芩、黄柏、栀子组成,具有清热泻火、解毒燥湿的功效,适用于湿热内蕴型胃瘫。

针灸治疗

:针灸作为一种非药物疗法,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如足三里、内关等,可以调节胃气,促进胃的蠕动,改善胃瘫症状。足三里是胃经的合穴,具有健脾和胃、调和气血的作用;内关穴为心包经络穴,可宽胸理气、和胃止痛。针灸治疗可与药物治疗相辅相成,提高疗效。

饮食调理

:中医强调饮食与治疗相结合,建议患者采取易消化、温和的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以减轻胃的负担。患者应少食多餐,避免过饱,同时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以促进胃肠蠕动。

情志调养

:中医认为情绪波动可影响胃气的正常运行,因此提倡患者保持平和的心态,减少情绪波动对胃的影响。患者可尝试冥想、瑜伽等放松技巧,以缓解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改善胃功能。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癌术后胃瘫,能够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提高治疗效果。西医的直接干预和中医的整体调理相结合,可以更全面地解决胃瘫问题,帮助患者更快地恢复健康。在实际治疗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例如,对于胃气虚弱型胃瘫,可采用益气健脾的中药方剂,同时配合西医的营养支持和胃肠减压;对于脾胃湿热型胃瘫,可选用清热利湿的中药方剂,同时给予西医的抗感染和抗炎治疗。总之,通过综合运用中西医治疗手段,可提高胃癌术后胃瘫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康复进程。

付敬伟

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下一篇肝癌患者饮食管理:营养与健康并重的指导原则
上一篇声音变化与甲状腺癌:早期识别与就医指南
联系我们/ABOUT US
  • 电话:010-87153955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1号院安富大厦1416室
  • 电邮:mail@dzjkkp.org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97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5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