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作为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高不下的恶性肿瘤之一,其防治策略对于减轻疾病负担和提升患者生存率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将深入探讨肝癌的防治策略,并重点介绍肝脏超声检查和血清甲胎蛋白检测在肝癌早期诊断中的关键作用。
肝癌的防治策略主要分为三个层面:一级预防、二级预防和三级预防。
一级预防,即病因预防,旨在通过控制肝炎病毒、降低黄曲霉毒素暴露以及其他预防措施来减少肝癌的发生。其中,预防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感染是一级预防的重点任务。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和对高危成人进行疫苗接种可以有效降低HBV感染率。对于HCV,应通过避免医源性感染、推广安全注射、性传播的预防措施,以及对已感染者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来降低传播风险。此外,降低黄曲霉毒素(AFB1)暴露、戒烟、限酒等生活方式的调整也是一级预防的重要内容。
二级预防,也称为临床前期预防,其核心是早期发现与诊断。对肝癌高危人群,如HBV/HCV感染者、长期饮酒者、有肝硬化或肝癌家族史者进行定期筛查至关重要。筛查方法包括血清甲胎蛋白(AFP)检测和肝脏超声检查。AFP是一种肿瘤标志物,其水平升高与肝癌的发生密切相关。肝脏超声检查作为一种无创、实时、经济的检查方法,可以发现肝脏内的占位性病变。对于AFP水平升高或肝脏超声检查发现异常的患者,必要时应采用CT或MRI等进一步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肝癌。
三级预防,即临床期预防,其目标是通过最佳治疗措施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对于确诊的肝癌患者,应采取积极、综合、特异性的治疗策略,包括手术、介入治疗、放疗、生物免疫治疗、中医中药治疗等多种方法的组合。特别是对于不可切除的大肝癌,通过非切除治疗缩小肿瘤后再行根治性切除,或对复发性肝癌进行再治疗,以延长生存时间和提高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肝癌的防治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过程,需要从源头控制风险因素、加强筛查以实现早期诊断,以及采用综合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肝脏超声检查和血清甲胎蛋白检测作为肝癌早期诊断的关键手段,对于提高肝癌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加强肝癌的防治策略,我们可以有效地减少肝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为患者带来更好的预后。此外,公众健康教育也是防治策略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提高公众对肝癌风险因素的认识,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有助于从根本上减少肝癌的发生。
值得注意的是,肝癌的早期症状通常不明显,因此,定期体检和对高危人群的监测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对于已经确诊的肝癌患者,及时的心理支持和康复指导也是提高其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通过多学科团队合作,包括医生、护士、营养师、心理咨询师等,可以为肝癌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治疗和关怀。
在临床实践中,肝癌的筛查和诊断技术不断进步,如新型生物标志物的发现、影像学技术的革新等,都为肝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更多可能性。未来,随着医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我们有望在肝癌的防治领域取得更大的突破,为患者带来更多希望。
刘树旺
深圳市人民医院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扫一扫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