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作为一种全球范围内广泛存在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高不下,给公共卫生安全带来严峻挑战。幸运的是,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结直肠癌的筛查手段也在不断革新,显著提高了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率,从而极大提升了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本文将深入探讨非结肠镜筛查试验阳性结果的处理策略,并详细介绍结直肠癌筛查的相关方法。
结直肠癌筛查方法
对于45至75岁的成年人,推荐以下几种筛查方法:
粪便免疫化学试验(FIT)
:该方法通过检测粪便中的隐血来发现肠道病变的可能,建议每年进行一次。FIT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能有效地发现早期结直肠癌。
高灵敏度愈创木脂粪便隐血试验(gFOBT)
:与FIT相似,gFOBT也是通过检测粪便中的隐血来筛查结直肠癌,同样建议每年进行一次。
多靶点粪便DNA检测(mt-sDNA)
:这种检测手段通过分析粪便中的特定DNA标志物来识别结直肠癌的风险,推荐每三年进行一次。
结肠镜检查
:作为直接观察肠道内部并可进行活检的手段,结肠镜是诊断结直肠癌的金标准,建议每十年进行一次。
CT结肠成像(CTC)
:通过CT技术对结肠进行成像,可发现肠道内的肿瘤或息肉,推荐每五年进行一次。
软式乙状结肠镜检查
:此方法通过检查结肠的下半部分来发现可能的病变,推荐每五年进行一次。
以上筛查方法各有特点,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健康状况、生活习惯、个人偏好以及经济承受能力,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筛查方案。
非结肠镜筛查试验阳性结果的处理
重要的是,所有非结肠镜筛查试验一旦呈现阳性结果,应立即安排进行结肠镜检查。结肠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肠道内部情况,并在发现异常时进行活检,这对于确诊结直肠癌至关重要。
76至85岁老年人的筛查决策
对于76至85岁的老年人,由于个体健康状况和预期寿命的差异,需要根据个人偏好、预期寿命、健康状况和既往筛查史进行个体化的筛查决策。如果决定继续筛查,可以按照上述筛查方案进行。
结直肠癌筛查的目的与重要性
结直肠癌筛查的最终目的是早期发现并治疗结直肠癌或癌前病变,以降低死亡率。对于预期寿命大于10年的成年人,即使超过了75岁,也应继续进行筛查,以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总结
结直肠癌筛查是预防结直肠癌的重要措施之一。对于非结肠镜筛查试验的阳性结果,必须及时进行结肠镜检查以明确诊断。个体化的筛查策略可以帮助高风险人群更有效地进行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通过这样的措施,我们可以有效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刘玲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姜家园院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