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这种起源于鼻咽部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在头颈部肿瘤中占有一席之地。它常见于鼻咽顶壁及侧壁,尤其在咽隐窝区域。全球范围内,鼻咽癌的发病率存在地域差异,尤其在中国华南地区及东南亚国家较为高发。对于鼻咽癌的治疗,放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其治疗方案的选择与效果评估对于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
尽管鼻咽癌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已有研究表明,遗传、病毒感染(如EB病毒)、环境因素等可能与其发生有关。鼻咽癌早期症状较为隐匿,可能表现为鼻塞、耳鸣、耳闷等,这些症状容易被忽视。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颈部肿块、头痛、面部麻木等症状。因此,对于高危人群,如持续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
在鼻咽癌的治疗中,放疗扮演着重要角色。放疗方案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肿瘤的临床分期、患者的基础健康状况以及放疗技术的先进性。早期鼻咽癌患者可能只需要接受局部放疗,而中晚期患者则可能需要综合放疗和化疗的治疗方案。局部放疗主要通过高能射线直接作用于肿瘤区域,破坏肿瘤细胞的DNA,阻止其增殖。随着放疗技术的发展,立体定向放疗和调强放疗等先进技术能够更精准地定位肿瘤,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
立体定向放疗(SBRT)是一种高精度放疗技术,通过固定患者头部并使用多个不同角度的射线束精确照射肿瘤,可显著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减少正常组织损伤。调强放疗(IMRT)则通过调整射线束的强度分布,使高剂量区紧密贴合肿瘤形状,进一步降低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风险。
效果评估是放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治疗初期,通过影像学检查如CT和MRI来监测肿瘤的大小变化,评估放疗的初步效果。治疗结束后,需要定期进行随访,包括影像学检查和生化指标检测,以评估长期疗效和监测潜在的复发或转移。此外,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也是评估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生活质量评估包括疼痛控制、吞咽功能、语言能力等方面。
值得注意的是,放疗过程中可能会伴随一些副作用,如口腔黏膜炎、吞咽困难、听力下降等。口腔黏膜炎表现为口腔黏膜充血、水肿、疼痛,影响进食和说话。吞咽困难可能导致误吸和营养不良。听力下降可能与放疗导致的耳部组织损伤有关。因此,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副作用,并采取相应的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如口腔护理、营养支持、听力康复等,以提高患者的治疗顺应性和生活质量。
总之,鼻咽癌的放疗方案选择应基于个体化原则,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随着放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的推广,鼻咽癌患者的预后有望进一步改善。同时,加强鼻咽癌的科普宣传,提高公众对鼻咽癌的认识,对于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对于高危人群,如长期吸烟者、长期接触有害化学物质的人群,应定期进行鼻咽部的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异常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通过这些综合措施,可以进一步提高鼻咽癌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率。
陈学艺
民权县人民医院总院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扫一扫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