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肠癌一发现就是中晚期?医生:身体出现五种异常,千万别忽视!
肠癌作为消化系统中常见且危害性极大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不断攀升,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令人担忧的是,许多患者在被确诊时,肠癌已经发展到中晚期,导致治疗难度大大增加,生存率显著降低。为何肠癌大多一发现就是中晚期?我们需要了解其潜在原因以及早期身体可能出现的异常信号,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一、肠癌早期症状隐匿,缺乏明显警示
肠癌早期往往表现为轻微甚至无明显不适,患者容易忽视这些微小的变化。肠道内壁的癌变可能起初只是一小块病变,未对消化功能造成显著影响,因此不会引发强烈的疼痛或明显的功能障碍。此外,肠道位置相对隐藏,常规检查不易发现小病变。一些早期症状如轻度腹胀、不规律的排便习惯改变等,常被误认为是功能性消化不良或其他良性疾病,因此未引起足够重视。
二、体检筛查率不高,早期诊断率受限
尽管近年来肠镜和其他筛查手段广泛应用,但部分群众对体检的重视度不足,缺乏定期肠镜检查意识,导致早期肠癌病例较难及时查出。特别是无家族史或无明显高危因素的人群,往往缺乏主动筛查意识。另外,农村及偏远地区医疗资源有限,肠癌早筛普及率较低,使得肠癌患者多在中晚期才确诊。
三、身体出现五种异常,应引起高度警惕
医生指出,当身体出现以下五种异常信号时,应尽快就诊,通过专业检查明确诊断,排除肠癌可能:
排便习惯明显改变:包括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排便次数增多或减少,以及大便形状异常,如细长硬便等,这些可能反映肠道内有肿瘤阻塞或刺激。
便血或黑便:肠道肿瘤通常容易出血,早期可能有少量隐血,肉眼观察到的鲜红色便血或者黑色柏油样粪便均是警示信号,需要引起重视。
腹部不适或疼痛:持续的腹胀、隐痛或剧烈腹痛,可能是肿瘤生长导致肠道部分阻塞、炎症或穿孔的表现。
无明显原因的体重下降和乏力:肠癌患者常出现食欲减退、消化吸收障碍,导致体重迅速下降,同时肿瘤释放的有害物质会引起全身性疲惫感。
贫血表现:长期隐匿性出血可能引起缺铁性贫血,患者表现为面色苍白、心悸气短等症状,这往往被忽视,延误诊断。
四、肠癌早筛与防治的重要性
针对肠癌隐匿性强、症状不明显的特点,医生建议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肠镜检查。高危人群包括有肠癌家族史、炎症性肠病患者、长期便秘或有肠息肉病史者等。通过肠镜检查可以及早发现肠道内的息肉和早期癌变,切除息肉可极大降低癌变风险。
此外,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预防肠癌至关重要。保持均衡饮食,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减少红肉和加工肉制品的消费;适量运动,维持健康体重;戒烟限酒,避免致癌因素。此外,定期体检和自我观察身体变化,能有效提高疾病的早期发现率。
五、结语
肠癌一旦进入中晚期,治疗复杂且风险增加,给患者及家庭带来沉重负担。了解肠癌早期身体出现的异常征兆,有助于我们提高警惕,做到早期诊断和治疗。医生提醒广大群众,千万不要忽视排便习惯变化、便血、无故体重下降等信号,及时寻求专业医疗帮助才能赢得治疗的主动权。健康生活,科学筛查,是预防和战胜肠癌的重要武器。
谢超亮
英德市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