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患者急救技能
急性心肌梗死,简称心梗,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中的一种严重并发症,通常由冠状动脉突然堵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它的发生不仅迅猛且危及生命,因此掌握心梗急救技能,对于患者的生存率和康复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本文将介绍心梗患者急救的关键技能,帮助公众提高应对突发心梗的能力。
首先,面对心梗患者,明确症状是关键。心梗典型表现为胸前区持续性剧烈疼痛,有时候放射至左臂、颈部或下颌,伴有出汗、呼吸困难、恶心等症状。一旦怀疑心梗,应立即采取行动,第一时间拨打急救电话,告知症状和具体位置,争取黄金时间的医疗救助。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时,对患者进行妥善处理也至关重要。应让患者平卧休息,避免随意移动身体,从而减少心脏负担和耗氧量。此时应松解患者的衣物,保持呼吸道通畅,确保氧气供给,帮助缓解不适感。
药物方面,若患者清醒且无禁忌,可以舌下含服硝酸甘油,这有助于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同时,有条件的话,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给予阿司匹林口服,阿司匹林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有助于防止血栓继续形成。但切记,这些药物使用需要谨慎,避免盲目给药。
在最危险的情况下,如果患者出现意识丧失、无呼吸或无心跳,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心肺复苏包括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胸外按压应以每分钟一百至一百二十次的频率进行,确保按压深度适中,以促进血液循环,为心脏和大脑提供氧气。若能够熟练掌握此项技能,将极大提升患者存活几率。
急救过程中,保持镇静非常重要。身边的人应尽量安抚患者情绪,避免过度紧张或恐慌,因为情绪激动会增加心脏负担,不利于病情稳定。同时,呼叫专业的医疗救援人员,尽快将患者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如冠状动脉介入术或溶栓治疗。
总结而言,心梗的急救技能强调的是迅速反应、科学处理和专业救援的结合。保证患者休息,合理用药,及时实施心肺复苏,以及心理安抚,都是急救中的重要环节。最关键的是,公众需要提高对心梗症状的识别能力,增强急救技能培训意识,以便在关键时刻实施有效救援。
心梗虽为严重疾病,但只要我们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积极配合医疗措施,患者的生命仍有很大的保障。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大家了解心梗急救的基本要点,提升应急能力,为自己和身边人的健康护航。
陈耿森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 心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