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脑卒中:黄金抢救时间与预防措施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种突发性脑血管疾病,因其发病急骤、致死致残率高而被广泛关注。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脑卒中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本文将围绕脑卒中的黄金抢救时间及其预防措施展开,帮助公众更好地认识这一疾病,提高应对能力,降低发病风险。
一、脑卒中的基本认识
脑卒中主要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两大类。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脑部血管堵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发生坏死;出血性脑卒中则是脑血管破裂引起脑内出血,造成脑组织损伤。无论哪种类型,脑卒中都可能导致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甚至危及生命。其主要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酗酒以及不良生活习惯等。
二、黄金抢救时间的重要性
脑卒中的治疗效果与抢救时间密切相关。医学研究表明,脑卒中的黄金抢救时间为发病后4.5至6小时内。在这段时间内,及时接受治疗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脑组织损伤,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超过这一时间窗,脑组织缺血坏死范围扩大,治疗难度增加,患者预后明显恶化。
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中,溶栓治疗是目前最有效的急救手段。溶栓药物能够溶解堵塞血管的血栓,恢复脑部血流,挽救濒临坏死的脑组织。然而,溶栓治疗必须在发病后4.5小时内进行,超过时间窗则风险增加,可能引发脑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因此,快速识别脑卒中症状并及时送医至关重要。
三、脑卒中的早期识别
脑卒中的早期症状多样,常见表现包括突发一侧肢体无力或麻木、言语不清或理解困难、面部歪斜、视力模糊、头晕、严重头痛等。公众应牢记“FAST”原则,即面部(Face)是否歪斜,手臂(Arm)是否无力,言语(Speech)是否含糊,时间(Time)是否紧迫。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争取在黄金时间内获得专业救治。
四、预防脑卒中的有效措施
预防脑卒中是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关键。首先,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至关重要。均衡饮食,减少盐分和高脂肪食物摄入,多食用蔬菜水果和全谷类,有助于控制血压和血脂。其次,适度运动能够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环,建议每周进行中等强度运动至少150分钟。此外,戒烟限酒是预防脑卒中的重要环节,烟草和过量饮酒均会加重血管损伤。
控制“三高”即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是预防脑卒中的核心。定期体检,监测血压、血脂和血糖水平,遵医嘱合理用药,能够有效降低脑卒中风险。对于有家族史或既往脑血管疾病患者,更应加强管理和随访。
五、结语
脑卒中作为一种严重威胁生命健康的疾病,其防治工作不容忽视。了解脑卒中的黄金抢救时间,掌握早期识别方法,能够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治疗机会。同时,积极采取科学的预防措施,改善生活方式,控制危险因素,是降低脑卒中发生率的根本途径。希望广大公众增强健康意识,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共同守护生命健康。
宋玉洁
安徽省立医院西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