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袭性外周T细胞淋巴瘤(Peripheral T-cell Lymphoma, PTCL)是一种起源于成熟T细胞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虽低于B细胞来源的非霍奇金淋巴瘤,但因其高度侵袭性和治疗抵抗性,对患者的生命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近年来,研究发现慢性病毒感染与PTCL的发生发展存在密切关联,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慢性病毒感染是指某些病毒在宿主体内长期存在并持续复制或表达病毒蛋白,引起慢性免疫刺激,可能诱发肿瘤发生。例如,人类T细胞白血病病毒(HTLV-1)是已知与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ATLL)相关的病毒,其感染可导致T细胞的慢性激活和克隆性增殖,最终发展为恶性肿瘤。此外,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也与PTCL的发生有关,可能通过慢性炎症和免疫逃逸机制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和存活。
针对慢性病毒感染相关的PTCL,治疗策略主要包括抗病毒治疗和针对肿瘤细胞的化疗、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抗病毒治疗旨在控制病毒复制,减轻慢性免疫刺激,延缓肿瘤进展。对于HTLV-1相关PTCL,可考虑使用核苷类似物如齐多夫定等药物抑制病毒复制。而对于HCV相关PTCL,直接抗病毒药物(DAAs)的应用可有效清除病毒,改善肝功能,降低肿瘤复发风险。
对于肿瘤细胞的治疗,化疗仍是目前的主要手段。常用的化疗方案包括CHOP方案(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和泼尼松)等。然而,PTCL患者对化疗的反应率和生存预后仍不理想,因此需要探索新的治疗策略。近年来,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为PTCL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靶向治疗主要针对肿瘤细胞表面的标志分子,如CD30抗体药物贝伐单抗和CD52单克隆抗体阿来替珠单抗等,可特异性杀伤肿瘤细胞。免疫治疗则通过激活或增强机体的免疫应答,提高对肿瘤的杀伤能力,如PD-1/PD-L1抑制剂等。
总之,慢性病毒感染与侵袭性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针对病毒的抗病毒治疗和针对肿瘤细胞的化疗、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是目前的主要治疗策略。随着对PTCL发病机制的深入认识和新治疗技术的不断涌现,未来有望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和有效的治疗方案。
王晶敏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