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手术中的风险管理与术后护理

2025-06-03 14:31:59       3224次阅读

肝癌手术:关键治疗手段及其术后康复指导

肝癌,作为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治疗手段多样,手术切除是其中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旨在详述肝癌手术的重要性、风险因素及其管理,以及术后康复指导,以提高手术安全性和有效性,改善患者预后。

肝癌手术的重要性

手术切除是肝癌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尤其对于早期肝癌患者,手术切除能够提供最佳的治愈机会。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手术技术也在不断革新,使得手术切除的成功率和安全性得到显著提升。相较于其他治疗手段如化疗、放疗等,手术切除可以直接移除肿瘤,减少肿瘤负荷,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因此,对于符合手术指征的肝癌患者,手术切除应作为首选治疗手段。

风险因素与管理

肝癌手术中的风险因素包括出血、感染、肝功能衰竭等。为了有效管理这些风险,术前评估至关重要,包括肝功能评估、肿瘤大小和位置评估等。术中精细操作、控制出血和感染控制是减少并发症的关键。术后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实验室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出血:术中出血是肝癌手术的主要风险之一。为了控制出血,术中需采用精细的操作技巧,如使用超声刀、电凝等设备。同时,术前备血和术中输血也是控制出血的重要手段。术后出血的预防和处理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等,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采取止血措施。

感染:术中感染是肝癌手术的另一大风险。为了预防感染,术中需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如穿戴无菌手术衣、使用无菌器械等。术后抗生素的使用也是预防感染的重要手段。一旦发现感染迹象,如发热、局部红肿等,应及时使用抗生素并进行局部处理。

肝功能衰竭:肝癌患者本身肝脏功能较差,手术可能进一步加重肝功能损伤。术前需对患者的肝功能进行详细评估,如肝功能指标、Child-Pugh分级等。术中需尽量减少对肝脏的损伤,如采用精准切除、避免大面积肝切除等。术后需密切监测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如转氨酶、胆红素等,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给予保肝、退黄等治疗。

并发症及其管理

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包括出血、感染、胆瘘、肝功能衰竭等。对于出血,需根据出血量和速度采取相应措施,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或再次手术。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则需要严格的无菌操作和术后抗生素的使用。胆瘘的管理和肝功能衰竭的处理则需要多学科协作,包括外科、内科和重症医学科的共同参与。

出血:术后出血可分为早期出血和晚期出血。早期出血多发生在术后24小时内,与术中止血不彻底有关。一旦发现早期出血,应立即复查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指标,并根据出血量和速度采取相应措施,如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或再次手术。晚期出血多发生在术后1周以上,可能与感染、肝功能衰竭等有关。对于晚期出血,除止血外,还需积极治疗相关并发症。

感染:术后感染可分为切口感染和腹腔感染。切口感染多与术中无菌操作不严有关,一旦发现应及时清创、换药,并使用抗生素。腹腔感染多与胆瘘、肠道损伤等有关,需积极处理原发病,并使用敏感抗生素。

胆瘘:胆瘘是肝癌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多与术中胆管损伤有关。胆瘘的处理需多学科协作,包括外科、内科和介入科。对于轻度胆瘘,可采用保守治疗,如禁食、胃肠减压、抗生素等。对于重度胆瘘,需及时行介入或手术治疗。

肝功能衰竭:术后肝功能衰竭是肝癌手术最严重的并发症,多与术前肝功能差、术中肝脏损伤大有关。对于肝功能衰竭,需积极保肝、退黄,并给予营养支持、防治感染等综合治疗。

术后康复指导

术后康复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预后的重要环节。康复指导包括合理的饮食指导、适度的活动锻炼、心理支持和定期的随访检查。合理的饮食应以低脂、高蛋白、易消化为主,适度活动可以促进身体恢复,心理支持有助于患者克服术后的焦虑和抑郁,而定期随访则有助于及时发现并处理术后可能出现的问题。

饮食指导:术后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避免高脂、高蛋白、刺激性食物。建议患者多食蔬菜、水果,适量摄入优质蛋白如鱼肉、瘦肉等。同时,患者应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

活动锻炼:术后患者应根据自身恢复情况,逐步增加活动量。早期可进行床边活动,如翻身、坐起等。随着恢复,可逐步增加下床活动,如散步等。适度活动有助于促进

谢红

中新国际肿瘤医院

下一篇头颈部肿瘤治疗中药物滥用的预防与合理用药指南
上一篇肠癌患者饮食调整指南:高蛋白与多样化饮食
联系我们/ABOUT US
  • 电话:010-87153955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1号院安富大厦1416室
  • 电邮:mail@dzjkkp.org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97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5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