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妇科恶性肿瘤中,卵巢癌以其较高的死亡率而备受关注。本文将从卵巢癌的基础知识、高危因素、症状表现、诊断方法、预防策略及治疗手段等多个角度进行全面解析,旨在提升公众对卵巢癌的认识,并促进早期发现与干预。
卵巢癌的认识
卵巢癌是起源于卵巢上皮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仅次于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在妇科恶性肿瘤中排名第三。由于卵巢位于盆腔深处,早期症状不明显,且缺乏有效的筛查手段,导致许多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晚期,治疗效果不佳。
高危因素
卵巢癌的发病原因尚不完全明确,但研究表明,以下因素可能增加患卵巢癌的风险:
遗传因素:携带BRCA1/BRCA2基因突变的女性患卵巢癌的风险显著增加。
内分泌因素:长期排卵刺激可能增加卵巢上皮细胞的恶变风险。
生育史:未生育或晚育的女性患卵巢癌的风险较高。
肥胖:体内脂肪过多可能通过内分泌途径影响卵巢健康。
环境因素:长期接触某些化学物质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症状表现
卵巢癌早期症状不明显,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以下症状:
腹部不适或腹胀:肿瘤增大压迫周围组织引起。
盆腔疼痛:肿瘤侵犯盆腔神经所致。
消化不良、食欲减退:肿瘤压迫胃肠道引起。
尿频或尿急:肿瘤压迫膀胱所致。
腹部肿块:部分患者可在腹部触及肿块。
诊断方法
卵巢癌的诊断主要依靠以下检查:
彩超检查:可发现卵巢异常肿块。
CT或MRI:进一步了解肿瘤的大小、位置及有无转移。
血清肿瘤标志物:CA125是卵巢癌最常用的标志物,但其特异性不高。
腹腔镜检查:直接观察卵巢及腹腔情况,必要时取活检。
病理检查:确诊卵巢癌的金标准。
预防策略
由于卵巢癌早期症状不明显,预防尤为重要:
高危人群筛查:携带BRCA1/BRCA2基因突变的女性可考虑定期筛查。
合理饮食:均衡营养,减少高脂饮食,多吃蔬菜水果。
适量运动:增强身体免疫力,降低患病风险。
避免肥胖:控制体重,减少内分泌紊乱。
避免长期接触有害化学物质:职业暴露人群应注意防护。
治疗手段
卵巢癌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和化疗:
手术治疗:早期患者可考虑全面分期手术,晚期患者可行减瘤手术。
化疗:术后辅助化疗可提高生存率,晚期患者可考虑新辅助化疗。
靶向治疗:针对特定分子靶点的药物治疗,可提高部分患者的生存质量。
免疫治疗:通过激活机体免疫系统杀伤肿瘤细胞,部分患者可获益。
总之,卵巢癌的防治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公众应提高对卵巢癌的认识,高危人群应加强筛查,一旦出现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也有助于降低卵巢癌的发病风险。希望本文能为卵巢癌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为患者带来希望。
张玉卫
滦州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