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管癌是一种起源于胆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虽然不高,但预后极差,对传统化疗药物的反应不佳,因此,开发新的治疗手段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深入,FGFR(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突变被证实在胆管癌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胆管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
FGFR突变在胆管癌中的作用
FGFR是细胞表面受体,正常情况下参与调控细胞增殖、分化和存活等重要生理过程。FGFR突变可以激活下游信号通路,如RAS/RAF/MEK/ERK、PI3K/AKT/mTOR等,这些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会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和存活,抑制细胞凋亡,从而促进肿瘤的生长和发展。研究表明,FGFR突变在胆管癌中的发生率约为10%-20%,是胆管癌中较为常见的驱动基因突变之一。
FGFR突变的临床意义
FGFR突变的检测对于胆管癌的诊断、预后评估和治疗选择具有重要意义。首先,FGFR突变阳性的患者往往对传统化疗药物的反应较差,预后较差,因此,FGFR突变的检测有助于早期识别这部分患者,避免无效治疗。其次,FGFR突变阳性的患者可能从FGFR靶向治疗中获益,因此,FGFR突变的检测有助于筛选适合接受靶向治疗的患者。最后,FGFR突变的检测还可以用于监测肿瘤的动态变化,指导后续治疗。
FGFR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FGFR靶向治疗在胆管癌中取得了重要进展。Pemigatinib是一种选择性FGFR1-3抑制剂,通过抑制FGFR的酪氨酸激酶活性,阻断下游信号通路的激活,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存活。在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中,Pemigatinib单药治疗FGFR2融合阳性的胆管癌患者,客观缓解率达到36%,中位无进展生存期达到9.1个月,显著优于对照组。Pemigatinib的上市,为FGFR突变阳性的胆管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除了Pemigatinib,其他FGFR抑制剂如Infigratinib、Erdafitinib等也在胆管癌中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为胆管癌的靶向治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此外,FGFR抑制剂与其他药物的联合治疗也在积极探索中,如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化疗药物等联合,以期进一步提高疗效。
总结
FGFR突变在胆管癌中的发生率较高,是胆管癌的重要分子标志物。FGFR突变的检测对于胆管癌的诊断、预后评估和治疗选择具有重要意义。FGFR靶向治疗在胆管癌中取得了重要进展,为FGFR突变阳性的胆管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随着研究的深入,FGFR靶向治疗有望进一步提高胆管癌患者的疗效和生存质量。
张山燕
泰安市肿瘤防治院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扫一扫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