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癌是一种内分泌系统中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这种肿瘤不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构成威胁,还因其可能导致的甲状腺功能异常,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本文旨在为甲状腺癌患者提供在甲状腺功能异常时的临床处理指南,以便更好地管理这一状况。
甲状腺功能异常包括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甲减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合成或分泌减少引起的临床综合征,患者可能会出现疲乏、体重增加、皮肤干燥等症状。相反,甲亢则是由于甲状腺激素过量分泌导致,表现为心悸、体重减轻、出汗过多等症状。这些症状不仅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干扰癌症治疗的效果。
在甲状腺癌的治疗过程中,针对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处理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例如,某些靶向药物可能引发甲状腺功能减退,这时患者可能不需要停用靶向药物,而是通过补充甲状腺素来调节甲状腺激素水平,维持其在正常范围内[1]。对于因免疫治疗引起的甲状腺炎,同样可以通过补充甲状腺素来控制症状,而无需中断免疫治疗。
针对甲减或甲亢的处理,需要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采取不同的措施。对于1级甲减患者,通常无需特别处理,可以继续接受治疗;而对于2至3级甲减或甲亢患者,则需要暂停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的使用,并予以甲状腺激素补充或抗甲状腺药物治疗以控制症状;对于4级甲减或甲亢患者,则需永久停用ICIs,并应用糖皮质激素及时处理[2]。这些措施强调了在甲状腺癌治疗过程中,对甲状腺功能的严密监控和及时干预的重要性。
在治疗过程中,应定期进行甲状腺功能的监测,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甲状腺功能、心肌酶、心电图、胸部CT等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相关毒性反应[3]。这些检查不仅有助于评估治疗效果,还能及时发现患者的身体状况变化,从而制定或调整治疗方案。
甲状腺癌的治疗涉及手术、放疗、化疗以及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多种方法。具体治疗方案需结合患者的病情进展、基础疾病以及治疗反应来制定。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个体化治疗,可以帮助患者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甲状腺癌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积极与医生沟通,及时反馈身体状况,以便医生能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总之,甲状腺癌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一旦出现甲状腺功能异常,应及时就医,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个体化治疗。通过严密监控甲状腺功能,及时干预和调整治疗方案,可以有效控制甲状腺功能异常,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患者而言,了解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相关知识,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和改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孙晓
南阳市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