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起源于骨髓中浆细胞的恶性肿瘤,其病理机制复杂,涉及多种因素。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异常增生的浆细胞会侵犯骨髓,导致正常血细胞的生成受阻,引发贫血、骨折、高钙血症等一系列症状。此外,这些异常的浆细胞还会产生大量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进一步影响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
诊断多发性骨髓瘤主要依靠血液和尿液检查、骨髓活检、影像学检查等手段。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诊断方法更加精确,有助于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
治疗方案的不断革新是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生存期延长的关键因素。传统的化疗依然是基础治疗手段,通过药物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繁殖。靶向治疗则通过特异性作用于肿瘤细胞上的分子靶点,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损害,提高治疗效果。造血干细胞移植,尤其是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为患者提供了根治的可能,通过清除骨髓中的异常细胞,再将健康的造血干细胞回输,重建正常的造血和免疫功能。
免疫治疗作为新兴的治疗手段,通过激活或增强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细胞,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和较低的副作用。支持性治疗,包括骨保护剂、疼痛控制、营养支持等,也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期起到重要作用。
随着这些治疗手段的综合应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已从过去的3-4年提高至5-7年,显著改善了患者的预后。然而,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仍面临诸多挑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以期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申淑珍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扫一扫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