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性肾病是一种常见的肾小球疾病,其特征性表现为肾小球基底膜(GBM)的增厚和足细胞的损伤,这导致肾小球的滤过功能受损,进而引发蛋白尿和肾功能损害。本文将深入探讨膜性肾病的病理机制、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其预后。
病理机制
肾小球是肾脏中负责过滤血液的微小单位,其结构包括内皮细胞、肾小球基底膜和足细胞。在健康的肾小球中,肾小球基底膜(GBM)是一种具有高度选择性的滤过屏障,它允许小分子物质如水、电解质和一些小分子蛋白质通过,但阻止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的通过。膜性肾病的病理基础是肾小球基底膜的增厚,这种增厚通常与免疫复合物沉积有关。免疫复合物激活补体系统,导致炎症反应和基底膜的病理性增厚。此外,足细胞的损伤和足突的消失也是膜性肾病的重要病理特征,这些变化导致肾小球滤过屏障的完整性受损。
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的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可能涉及多种因素,包括炎症介质的释放、细胞外基质的异常沉积和细胞凋亡等。免疫复合物沉积导致补体系统激活,产生C3a和C5a等炎症介质,这些介质可以吸引中性粒细胞和其他炎症细胞,导致局部炎症反应。同时,炎症介质可以刺激肾小球细胞产生细胞外基质,如胶原蛋白和纤维连接蛋白,这些基质沉积在肾小球基底膜上,导致其增厚。此外,炎症反应和免疫复合物沉积还可以导致足细胞损伤和足突消失,进一步破坏肾小球滤过屏障的完整性。
临床表现
膜性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蛋白尿,特别是肾病综合征范围内的大量蛋白尿。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包括大量蛋白尿(尿蛋白排泄量>3.5g/24h)、低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30g/L)、水肿和高脂血症。患者可能会出现双下肢、眼睑和面部的水肿,这些水肿是由于低蛋白血症导致的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而引起的。高脂血症是由于肝脏合成脂蛋白增加和脂蛋白分解减少而引起的。此外,膜性肾病患者还可能出现血栓形成倾向,这可能与高凝状态、血管内皮损伤和血流动力学改变等因素有关。
随着病情进展,肾功能损害逐渐加重,最终可能发展为肾衰竭。肾衰竭时,肾脏的排泄和调节功能严重受损,导致代谢废物和毒素在体内蓄积,出现尿毒症症状,如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贫血和神经系统症状等。肾衰竭可以分为急性肾损伤(AKI)和慢性肾脏病(CKD),膜性肾病通常表现为慢性进展过程。
治疗方法
膜性肾病的治疗目标是减少蛋白尿、控制高血压和延缓肾功能损害。治疗手段包括:
免疫抑制剂
:包括糖皮质激素和细胞毒性药物,如环磷酰胺,它们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和免疫复合物的形成。糖皮质激素可以抑制炎症细胞的活化和炎症介质的释放,从而减轻炎症反应。细胞毒性药物可以抑制B细胞和T细胞的增殖,从而减少免疫复合物的形成。免疫抑制治疗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控制剂量和疗程,避免副作用。
控制高血压
:使用ACE抑制剂或ARB类药物,这些药物可以降低血压,减轻肾脏的负担。ACE抑制剂和ARB类药物可以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激活,从而降低血压和减少肾脏的血流阻力。此外,这些药物还可以减少尿蛋白排泄,保护肾脏功能。
抗凝治疗
:由于膜性肾病患者存在高凝状态,抗凝治疗可以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常用的抗凝药物包括华法林、低分子量肝素和新型口服抗凝药等。抗凝治疗需要定期监测凝血功能,以调整剂量和预防出血并发症。
生活方式调整
:包括低盐饮食、适量运动和戒烟戒酒,以降低蛋白尿和控制血压。低盐饮食可以减少水肿和控制血压,适量运动可以改善心血管健康和控制体重,戒烟戒酒可以减少肾脏损伤的风险。
支持治疗
:包括控制水肿、调整血脂和防治并发症等。利尿剂可以促进钠和水的排泄,从而减轻水肿。调脂药物可以降低血脂水平,减少心血管事件的风险。防治并发症包括预防感染、防治骨病和调整电解质紊乱等。
预后
膜性肾病的预后因个体差异而异。一些患者可能在治疗后获得缓解
孙巧玲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