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全球范围内致死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男性健康。据权威统计,男性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女性,这与男性群体吸烟率较高、职业暴露及空气污染暴露程度较深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对男性患者而言,早期识别肺癌症状及进行有效诊断显得尤为重要。
肺癌的病因
吸烟是导致肺癌的最主要因素。烟草中含有多种有害物质,如焦油、尼古丁、一氧化碳等,这些物质会直接损害肺部细胞,导致细胞基因突变,增加患肺癌的风险。长期吸烟者患肺癌的风险显著增加。此外,职业暴露,如长期接触石棉、放射性物质、矽尘等,也是肺癌发生的重要因素。石棉纤维可导致肺部纤维化,增加肺癌风险;放射性物质可引起DNA损伤,诱发肺癌;矽尘可导致肺泡上皮细胞损伤,增加肺癌风险。空气污染,尤其是长期生活在空气质量较差的区域,同样增加了肺癌的发病风险。PM2.5等细颗粒物可深入肺部,导致肺泡上皮细胞损伤,增加肺癌风险。
早期症状
肺癌早期症状可能较为隐匿,常见的症状包括: 1. 持续的咳嗽:多为刺激性干咳,可伴有少量黏痰。 2. 咳痰、咳血:痰中带血或咯血,常提示肺癌侵犯支气管黏膜。 3. 胸痛:多为隐痛或钝痛,可随呼吸、咳嗽加重。 4. 呼吸困难:肿瘤压迫大气道或侵犯胸膜,可引起呼吸困难。 5. 声音嘶哑:肿瘤侵犯喉返神经,可引起声音嘶哑。 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 1. 体重下降:肿瘤消耗、食欲减退等可导致体重下降。 2. 持续发热:肿瘤坏死、感染等可引起发热。 3. 胸腔积液:肿瘤侵犯胸膜,可引起胸腔积液。 4. 转移症状:肺癌可转移到脑、肝、骨等器官,引起相应症状。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患者在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这增加了早期诊断的难度。
诊断方法
对于疑似肺癌的患者,医生会通过一系列检查来确定诊断: 1. 胸部X光或CT扫描:可发现肺部异常肿块、结节等。 2. 支气管镜检查:可直接观察支气管内部情况,取组织样本进行活检。 3. 肿瘤标志物检测:如CEA、NSE、CYFRA21-1等,可辅助诊断肺癌。 4. 病理检查:对活检或手术标本进行病理检查,明确肺癌的组织学类型。 5. 分子检测:对肺癌标本进行基因检测,明确肺癌的分子分型。 确诊后,医生会根据肿瘤的大小、位置及是否转移来确定肺癌的分期,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治疗方法
肺癌的治疗手段包括: 1. 手术:早期肺癌患者可通过手术切除肿瘤,辅以化疗或放疗,提高生存率。 2. 放疗:对不能手术或晚期肺癌患者,可采用放疗缓解症状、控制肿瘤进展。 3. 化疗:对中晚期肺癌患者,可采用化疗控制肿瘤进展,延长生存期。 4. 靶向治疗:对携带特定基因突变的肺癌患者,可采用靶向药物治疗,提高疗效。 5. 免疫治疗:通过激活患者自身免疫系统,攻击肿瘤细胞,提高生存率。 晚期患者则可能需要综合治疗,以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和提高生活质量。
总结
早期发现肺癌对提高患者生存率至关重要。因此,对于高风险群体,如长期吸烟者、职业暴露人群等,应定期进行体检,特别是胸部影像学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异常。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就医,争取做到早诊断、早治疗。通过科学的生活方式和有效的医疗措施,我们可以降低肺癌的发病风险,提高患者的生存机会。同时,加强肺癌科普宣传,提高公众对肺癌的认识,也是预防肺癌的重要措施。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有效遏制肺癌的高发态势,保护人民健康。
聂世鸿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