滤泡性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 FL)是一类起源于B淋巴细胞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 NHL),占NHL的20%至30%。该病的病理特征在于肿瘤细胞形成滤泡结构,表达B细胞表面标志物,如CD10、Bcl-2等。本文将深入探讨滤泡性淋巴瘤的症状信号和疾病原理。
症状信号
无痛性淋巴结肿大
:滤泡性淋巴瘤最常见的症状是无痛性淋巴结肿大,尤其是在颈部、腋窝和腹股沟区域。这种肿大可能缓慢发展,使患者不易察觉,直至肿大淋巴结影响身体功能。
全身症状
:患者可能伴有全身症状,如乏力、体重减轻、发热和夜间盗汗。这些症状与肿瘤细胞产生的炎症因子有关,临床上称其为“B症状”。
脾肿大
:部分滤泡性淋巴瘤患者会出现脾肿大,这可能与脾脏中淋巴细胞的浸润有关。
皮肤症状
:皮肤瘙痒是滤泡性淋巴瘤的另一常见症状,可能与肿瘤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有关。
消化系统症状
:滤泡性淋巴瘤可侵犯胃肠道,引起腹痛、腹泻等症状。
疾病原理
细胞起源
:滤泡性淋巴瘤起源于生发中心B细胞,这类细胞在正常状态下负责抗体的生成和免疫记忆的形成。
分子机制
:约90%的滤泡性淋巴瘤患者存在t(14;18)染色体易位,导致Bcl-2基因的过表达。Bcl-2是一种抗凋亡蛋白,其过表达可阻止细胞凋亡,促进肿瘤细胞的存活和增殖。
肿瘤微环境
:滤泡性淋巴瘤的肿瘤微环境中存在多种细胞,包括肿瘤细胞、反应性T细胞、滤泡树突状细胞(FDC)等,它们通过分泌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相互作用,共同影响肿瘤的生长和进展。
免疫逃逸
:滤泡性淋巴瘤细胞能够通过多种机制逃避免疫监视,包括下调MHC分子表达、分泌免疫抑制因子等。
疾病分期
:滤泡性淋巴瘤根据Ann Arbor分期系统分为四期。I和II期为早期疾病,III和IV期为晚期疾病。分期对治疗选择和预后评估至关重要。
结论
滤泡性淋巴瘤是一种进展缓慢的淋巴瘤,症状多样且不特异。了解其症状信号和疾病原理有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随着分子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发展,滤泡性淋巴瘤的治疗效果已显著提高,患者生存期得到延长。然而,该病的确切发病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以便开发更有效的治疗策略。
王惠
诸暨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