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 MM)是一种起源于浆细胞的恶性肿瘤,其特征是克隆性浆细胞在骨髓中的恶性增殖,导致骨骼破坏、贫血、高钙血症和肾功能损害等临床表现。血常规检测作为一种常见的血液学检查手段,在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与监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首先,异常的血细胞计数是多发性骨髓瘤诊断的关键指标之一。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常见的血常规异常包括贫血和白细胞计数的改变。贫血是多发性骨髓瘤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约90%的患者存在贫血现象,这种贫血通常为正常细胞性贫血。此外,白细胞计数的改变亦较为常见,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白细胞增多,这可能与浆细胞的增多有关。
其次,血沉(红细胞沉降率)和C反应蛋白(CRP)的升高与多发性骨髓瘤的炎症反应密切相关。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骨髓中存在大量的克隆性浆细胞,这些细胞可以分泌炎症因子,导致血沉和CRP的升高,反映了体内的炎症状态。
然而,血常规异常只能作为多发性骨髓瘤诊断的辅助手段,不能作为确诊依据。确诊多发性骨髓瘤需要结合骨髓穿刺、免疫球蛋白定量、免疫固定电泳和影像学检查等多项检查结果。骨髓穿刺可以观察到骨髓中有大量异常浆细胞的存在,免疫球蛋白定量和免疫固定电泳有助于检测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的存在,而影像学检查则有助于评估骨骼破坏的程度。
综上所述,血常规检测在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提示作用,但其结果需与其他检查结果相结合,以实现对多发性骨髓瘤的准确诊断。对于存在血常规异常的患者,应及时进行进一步的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多发性骨髓瘤。
高娜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扫一扫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