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高不下。根据全球肿瘤流行病学统计数据,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位居所有恶性肿瘤的第三位和第二位。结直肠癌的发病原因复杂,与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结直肠癌的治疗手段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包括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
近年来,免疫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手段,在结直肠癌的治疗中显示出了显著的疗效,尤其是双免疗法的应用,为结直肠癌患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免疫治疗主要通过激活或增强机体的免疫反应来杀伤肿瘤细胞,具有疗效持久、副作用相对较小等优点。双免疗法,即两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应用的治疗方法,可以进一步增强免疫治疗的效果。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主要通过阻断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机制,恢复机体的免疫监视功能,从而达到杀伤肿瘤细胞的目的。目前常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主要有PD-1/PD-L1抑制剂和CTLA-4抑制剂。PD-1/PD-L1抑制剂主要通过阻断PD-1与PD-L1的结合,解除肿瘤细胞的免疫抑制作用;而CTLA-4抑制剂则通过阻断CTLA-4与B7分子的结合,增强T细胞的活化和增殖能力。
双免疗法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协同增效:两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应用可以发挥协同增效的作用,进一步提高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反应,增强治疗效果。研究表明,双免疗法可以显著提高结直肠癌患者的客观缓解率和总生存期。
免疫微环境调控:双免疗法可以调控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细胞状态,促进免疫细胞的浸润和活化,提高肿瘤局部的免疫反应。肿瘤微环境对免疫治疗的效果具有重要影响,双免疗法可以改善肿瘤微环境,增强免疫治疗的疗效。
克服耐药性:部分结直肠癌患者在接受单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后可能出现耐药现象,双免疗法的应用可以有效克服耐药性,提高治疗的持久性。研究发现,双免疗法可以逆转部分患者的耐药性,延长无进展生存期。
扩大适应人群:双免疗法可以扩大免疫治疗的适应人群,为更多结直肠癌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选择。双免疗法可以应用于多种分子分型的结直肠癌患者,包括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SI-H)型和微卫星稳定(MSS)型患者。
然而,双免疗法的应用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挑战,如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高、个体化治疗策略的制定等。双免疗法可能引起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如皮疹、腹泻、肝炎、肺炎等,需要密切监测和管理。此外,不同患者的免疫微环境和肿瘤特征存在差异,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权衡利弊,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总之,双免疗法作为一种新兴的免疫治疗手段,在结直肠癌的治疗中显示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和优势。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双免疗法有望为结直肠癌患者带来更多的治疗选择和希望。未来,我们期待双免疗法能够在结直肠癌的治疗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同时,我们也需要关注双免疗法的不良反应和个体化治疗问题,不断优化治疗方案,提高双免疗法的疗效和安全性。
冯维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扫一扫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