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小细胞肺癌是肺部恶性肿瘤中的一大类,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高不下。化疗作为非小细胞肺癌综合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控制病情、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化疗药物在杀灭癌细胞的同时,也可能对正常细胞造成损害,引发一系列不良反应,其中胃肠道反应尤为常见。本文将详细探讨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引起的胃肠道反应及其管理策略。
一、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引起的胃肠道反应
恶心和呕吐:化疗药物常引起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化疗的依从性。恶心和呕吐的程度与化疗药物的种类、剂量及给药方式等因素密切相关。例如,顺铂、环磷酰胺等药物具有较强的致吐作用,而紫杉醇类药物则相对较弱。此外,静脉注射给药较口服给药更易引起恶心呕吐。因此,在制定化疗方案时,应充分考虑药物的致吐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便秘和腹泻:部分化疗药物可引起肠道功能紊乱,导致患者出现便秘或腹泻等不适症状。便秘可能使患者排便困难,加重肠道负担;腹泻则可能引起水电解质失衡,导致脱水、低钾血症等并发症。因此,对于接受化疗的患者,应密切关注其排便情况,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腹痛:化疗药物可能刺激胃肠道黏膜,引起腹痛等不适症状,严重时甚至可导致消化道溃疡、出血等并发症。因此,对于出现腹痛的患者,应及时评估病情,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必要时可请消化科等相关科室会诊,排除消化道并发症的可能。
二、非小细胞肺癌化疗胃肠道反应的管理
预防性使用止吐药物:根据化疗药物的致吐风险,合理选用5-HT3受体拮抗剂、糖皮质激素等止吐药物,可有效预防和减轻恶心呕吐症状。例如,对于顺铂等高致吐风险药物,可联用格拉司特、地塞米松等药物,以提高止吐效果。此外,对于部分患者,还可考虑使用NK-1受体拮抗剂如阿瑞匹坦等,以进一步提高止吐效果。
调整饮食:鼓励患者多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以减轻胃肠道负担。必要时可采用少食多餐的方式,以缓解症状。此外,适当增加蛋白质摄入,有助于改善营养状况,提高机体抵抗力。
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对于腹泻患者,鼓励多饮水,必要时补充口服补液盐,以纠正水电解质失衡。如腹泻持续时间较长或症状较重,可考虑静脉补液,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合理使用通便药物:对于便秘患者,可适当使用通便药物,如乳果糖、开塞露等,以缓解症状。同时鼓励患者多进食富含纤维的食物,增加运动量,以改善肠道功能。对于部分老年患者,还应注意排除肠道器质性病变的可能。
对症支持治疗:对于腹痛等症状,可酌情使用解痉药物、止痛药物等对症支持治疗,以缓解症状。必要时可请相关科室会诊,排除消化道并发症的可能。此外,对于部分患者,还可考虑使用质子泵抑制剂等药物,以保护胃肠道黏膜,减轻症状。
重视心理干预:化疗引起的胃肠道反应,往往与患者的心理状态密切相关。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重视心理干预,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改善其心理状态。可采取心理咨询、放松训练等方法,以提高患者的应对能力。
总之,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引起的胃肠道反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化疗依从性,需要引起临床重视。通过合理预防和积极管理,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同时,对于化疗引起的其他不良反应,如骨髓抑制、肝肾功能损害等,也需要引起重视,综合管理,以提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此外,在治疗过程中,还应重视患者的个体差异,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刘鼎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