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癌,作为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都居高不下。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数据显示,肠癌在全球癌症发病率中排名第三,死亡率排名第二。由于肠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往往容易被忽视,导致延误治疗时机。因此,了解肠癌的早期症状,对于提高肠癌的早期发现率和治愈率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肠癌早期可能出现的排便习惯的微妙变化,以提高公众的疾病预防意识。
排便频率的改变 肠癌早期,患者可能会发现自己的排便频率发生了改变,如腹泻和便秘交替出现,或者排便次数明显增多或减少。这是因为肿瘤的生长可能影响肠道的正常蠕动,导致排便习惯的改变。肠道蠕动是推动食物残渣通过肠道的重要动力,当肠道内出现肿瘤时,肿瘤可能压迫或阻塞肠道,影响肠道蠕动,从而导致排便频率的改变。
粪便形状的改变 肠癌患者可能会出现粪便形状的改变,如粪便变细、变扁或带有凹槽。这是因为肿瘤占据了肠道空间,压迫粪便,使其形状发生改变。正常情况下,粪便在通过肠道的过程中会被塑形成圆柱形。当肠道内出现肿瘤时,肿瘤会压迫粪便,使其形状发生改变,如变细、变扁或带有凹槽。因此,一旦发现粪便形状发生明显改变,应提高警惕,及时就医。
便血或黑便 肠癌早期,患者可能会出现便血或黑便的症状。这是因为肿瘤表面破裂出血,血液与粪便混合后排出。需要注意的是,便血也可能是痔疮、肛裂等其他疾病的症状,因此一旦出现便血,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便血是肠癌较为常见的症状之一,但容易被忽视。一旦发现粪便中带血,无论是鲜红色还是暗红色,都应引起重视,及时就医检查。
排便不尽感 肠癌患者可能会有排便不尽的感觉,即使排便后仍感到腹胀不适。这是因为肿瘤压迫肠道,影响排便的顺畅。正常情况下,排便后会有轻松舒适的感觉。但当肠道内出现肿瘤时,肿瘤会压迫肠道,导致排便不顺畅,从而产生排便不尽的感觉。因此,一旦出现排便不尽感,应提高警惕,及时就医。
腹痛、腹胀 肠癌早期,患者可能会出现腹部不适、隐痛或腹胀的症状。这可能是由于肿瘤生长导致的肠道梗阻或炎症反应所致。肿瘤生长可能会压迫肠道,导致肠道梗阻,从而引发腹痛、腹胀等症状。此外,肿瘤生长还可能引发炎症反应,刺激肠道,导致腹痛、腹胀。因此,一旦发现腹部不适、隐痛或腹胀,应提高警惕,及时就医。
体重下降 肠癌患者可能会出现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这是因为肿瘤消耗机体营养,导致体重减轻。肿瘤生长需要大量营养,会与机体正常组织争夺营养,导致机体营养摄入不足,从而引发体重下降。此外,肿瘤生长还可能引发食欲减退、消化不良等症状,进一步加重体重下降。因此,一旦发现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应提高警惕,及时就医。
贫血 部分肠癌患者可能会出现贫血的症状,如乏力、头晕、面色苍白等。这是因为肿瘤生长消耗了大量的铁元素,导致机体缺铁性贫血。此外,肿瘤表面破裂出血,也会导致机体慢性失血,进一步加重贫血。因此,一旦发现贫血症状,应提高警惕,及时就医。
总之,肠癌早期症状虽然隐蔽,但排便习惯的微妙变化是肠癌的信号之一。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提高警惕,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大便隐血试验、肠镜等,以明确诊断。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提高肠癌治愈率的关键。同时,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定期体检,也是预防肠癌的重要措施。
预防肠癌,首先要从饮食入手。建议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少吃高脂肪、高蛋白、高糖的食物。膳食纤维可以增加粪便体积,促进肠道蠕动,有助于预防肠癌。此外,还要控制体重,避免肥胖。肥胖会增加肠癌的风险,因此要通过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来控制体重。
其次,要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都会增加肠癌的风险,因此要戒烟限酒。建议男性每日饮酒量不超过25克酒精,女性不超过15克酒精。
再次,要定期体检。建议40岁以上人群每1-2年进行一次肠镜检查,以早期发现肠癌。肠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肠道内的情况,发现肠道内的肿瘤或息肉,及时进行干预,降低肠癌的风险。
最后,要增强防癌意识。一旦发现排便习惯的改变、便血、腹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明确诊断。早发现、早治疗是提高肠癌治愈率的关键。
总之,肠癌虽然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但只要我们提高警惕,积极预防,定期体检,就能降低肠癌的风险,提高肠癌的治愈率。让我们共同努力,远离肠癌,拥抱健康。
郑雷振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开元院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