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是一种影响肾脏功能的疾病,其特征是肾小球滤过膜受损,导致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和高脂血症。本文将从病理生理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等方面,对肾病综合征进行详细科普。
病理生理机制
肾小球是肾脏过滤血液的基本单位,由毛细血管球和肾小囊组成。在肾病综合征中,肾小球滤过膜的电荷屏障和机械屏障受损,导致血浆蛋白(尤其是白蛋白)大量漏出到尿液中,形成蛋白尿。由于血浆蛋白减少,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导致水分外渗到组织间隙,形成水肿。同时,肝脏合成脂蛋白增加,导致血浆中脂蛋白水平升高,形成高脂血症。
临床表现
蛋白尿
:尿中蛋白质含量超过3.5g/24小时。
低蛋白血症
:血浆白蛋白低于30g/L。
水肿
:由于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水分外渗到组织间隙,引起眼睑、下肢等部位的水肿。
高脂血症
:血浆中胆固醇、甘油三酯等脂质水平升高。
治疗原则
药物治疗
:使用利尿剂、ACE抑制剂或ARB类药物减轻水肿,使用降脂药物控制高脂血症。
控制病因
:针对不同病因(如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进行相应治疗。
饮食管理
:低盐、低脂、适量优质蛋白饮食,减轻肾脏负担。
定期随访
:监测肾功能、血压、血脂和尿蛋白,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肾病综合征是一种异质性疾病,不同患者的病因、病理类型和临床表现各异。因此,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和个体化治疗至关重要。希望通过本文的科普,能帮助公众更好地了解肾病综合征这一疾病,提高防病治病意识。
甘廷庆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