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因其极高的死亡率和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被形容为“癌中之王”。在所有胰腺癌患者中,局部晚期胰腺癌占据了相当比例,其治疗一直是医学领域中的一个重大挑战。虽然手术切除是胰腺癌治疗的主要手段,但单纯手术往往难以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因此,围手术期的综合治疗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围手术期综合治疗通常包括术前辅助治疗和术后辅助治疗,其核心目标是通过多种治疗手段的联合应用,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期。术前辅助治疗,即在手术前给予的一系列治疗,主要目的是缩小肿瘤体积,降低肿瘤分期,增加手术切除的可能性,并消灭可能存在的微小转移灶,以减少术后复发的风险。术后辅助治疗则是在手术切除肿瘤后进行的治疗,旨在消除残留的癌细胞,降低复发和转移的风险。
术前辅助治疗通常包括化疗和放疗。化疗通过系统性药物治疗,能够针对可能存在的全身微小转移灶,而放疗则针对局部肿瘤进行高剂量照射,以期达到局部控制的效果。研究表明,术前综合治疗能够提高手术切除率,并可能改善患者的预后。
术后辅助治疗同样重要,它通常包括化疗和/或放疗。术后化疗能够帮助消灭残留的癌细胞,减少复发和转移的风险;而术后放疗则主要针对手术切除后局部区域的潜在残留癌细胞,以期达到局部控制。
值得注意的是,围手术期综合治疗的实施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定制,包括肿瘤的分期、患者的身体状况、预期的治疗效果和可能的副作用等。因此,治疗前需要通过多学科团队(MDT)进行综合评估,以制定最适合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总之,围手术期综合治疗是胰腺癌治疗的重要策略,通过术前和术后的联合治疗,能够提高手术切除率,减少复发和转移,从而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的治疗手段和药物的不断涌现,胰腺癌的综合治疗策略也在不断优化,为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胰腺癌的病理生理过程复杂,涉及多种分子机制的异常激活和信号通路的改变。胰腺癌的发病原因尚不完全明确,但与遗传、环境因素、慢性胰腺炎等多种因素有关。胰腺癌的早期症状不明显,常表现为上腹部不适、消瘦、黄疸等非特异性症状,导致很多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胰腺癌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如CT、MRI、PET-CT等,能够评估肿瘤的大小、位置、侵犯范围及有无远处转移。此外,血清肿瘤标志物如CA19-9、CEA等的检测也有助于胰腺癌的诊断和疗效评估。内镜超声引导下的细针穿刺活检是确诊胰腺癌的金标准,能够获取肿瘤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
胰腺癌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等多种手段,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手术切除是胰腺癌治疗的首选,但只有约20%的患者能够接受手术切除。对于不能手术切除的患者,新辅助化疗和放疗可以作为桥接治疗,以期达到降期转化,创造手术机会。
胰腺癌的预后较差,5年生存率仅为5-8%。即使接受手术切除的患者,术后复发和转移的风险仍然很高。因此,胰腺癌的治疗需要长期、多学科的综合管理,包括定期随访、疗效评估、复发监测等。患者的心理状态、营养支持、疼痛控制等方面也需要给予重视,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总之,胰腺癌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肿瘤,治疗难度大,预后差。但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胰腺癌的诊疗手段也在不断发展。通过多学科综合治疗,我们有望进一步提高胰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期,为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梁华震
茂名市人民医院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扫一扫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