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肺癌中最常见的类型,占所有肺癌病例的80%以上。对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来说,手术切除肿瘤后,定期的术后检查对于监测肿瘤的复发和转移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的血常规检查和肿瘤标志物检测的指南。
体格检查 术后定期的体格检查是监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健康状况的基础。医生会重点检查患者的浅表淋巴结有无肿大、胸腹部是否有异常包块等,这些体征的变化可能提示肿瘤的复发或转移。体格检查应包括对患者全身的细致观察和触诊,以确保不遗漏任何可能的异常情况。
血常规检查 血常规检查是评估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的重要指标。通过血常规检查,可以了解患者的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水平。贫血、白细胞增多或减少、血小板异常等情况都可能与肿瘤的生长或复发有关。血常规检查应包括红细胞计数、白细胞分类计数、血红蛋白浓度和血小板计数等项目。
肿瘤标志物检测 肿瘤标志物是一类在肿瘤细胞中表达水平升高的物质,可用于监测肿瘤的生长和复发。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常用的肿瘤标志物包括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125(CA125)、鳞状细胞癌抗原(SCC)和细胞角蛋白片段19(CYFRA21-1)等。这些标志物的阳性率约70%,能较早地反映肿瘤的生长或复发情况。肿瘤标志物检测应定期进行,以评估患者的病情变化。
影像学检查 除了血常规和肿瘤标志物检测外,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还需定期进行胸部CT、腹部超声或CT、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这些检查有助于发现肿瘤的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影像学检查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以确保检查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骨扫描 对于有骨痛症状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骨扫描是一种重要的检查手段,有助于发现骨转移病灶。骨扫描通过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剂在骨组织中的分布情况,可以发现骨转移的早期征象。骨扫描应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医生的建议进行,以确保检查的必要性和安全性。
PET-CT检查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CT)在肿瘤的诊断和分期中具有重要价值,但目前不推荐将其作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的常规检查项目,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经济条件综合考虑。PET-CT能够提供肿瘤的代谢活性和解剖结构信息,有助于评估肿瘤的生长和转移情况。
总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的血常规和肿瘤标志物检测是监测肿瘤复发和转移的重要手段。患者应根据医生的建议,定期进行相关检查,以及时发现肿瘤的复发或转移,从而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生存质量和预后。术后检查应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病情进展、症状变化、经济状况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检查方案。通过定期检查,可以提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预后,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患者和家属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检查和治疗,以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刘杰
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