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是一种源于淋巴细胞的恶性肿瘤,与霍奇金淋巴瘤(HL)相对,是淋巴瘤中更为常见的类型。本文将从疾病原理的角度,对非霍奇金淋巴瘤进行详细的介绍和解释。
淋巴系统是人体重要的免疫组织,由淋巴细胞、淋巴结、脾脏等组成,负责识别和清除体内的病原体。淋巴瘤是淋巴系统中细胞异常增生形成的肿瘤,根据病理学特点可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两大类。非霍奇金淋巴瘤发病率较高,约占所有淋巴瘤的90%以上。
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发病原因尚不完全明确,但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 遗传因素:部分患者存在家族遗传倾向,可能与某些易感基因有关。 2. 免疫系统异常:如HIV感染、器官移植后免疫抑制等情况下,免疫系统功能受损,增加非霍奇金淋巴瘤的风险。 3. 病毒感染:如EB病毒、HCV病毒等与部分非霍奇金淋巴瘤亚型的发生有关。 4. 环境因素:长期接触某些化学物质、放射线等可能增加发病风险。
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病理类型繁多,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分类,包括B细胞性、T细胞性和NK细胞性三大类,进一步又可分为几十种亚型。不同亚型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案和预后存在差异。非霍奇金淋巴瘤常见症状包括无痛性淋巴结肿大、发热、盗汗、体重减轻等全身症状,以及受累器官的局部症状。
非霍奇金淋巴瘤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淋巴结活检等。确诊后需要进行分期,评估病变范围和受累器官情况,以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目前治疗手段包括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部分患者可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方案的选择需综合考虑病理亚型、分期、患者基础情况等因素。
总之,非霍奇金淋巴瘤是一种复杂的淋巴系统恶性肿瘤,涉及多种病理类型和临床表现。了解其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原则,有助于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指导临床诊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已取得显著进展,多数患者可获得较好的生存和生活质量。但作为一种恶性肿瘤,非霍奇金淋巴瘤的防治仍面临诸多挑战,需要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的不断探索和努力。
张日文
广东省人民医院南海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