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作为人体的重要排泄器官,承担着清除体内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重要职责。随着社会老龄化趋势的加剧,慢性肾脏病(CKD)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加之急性肾损伤(AKI)和遗传因素的影响,透析患者的数量逐年攀升,对医疗系统构成了巨大挑战。本文旨在探讨急性肾损伤对透析患者增加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合理用药策略,以期预防和治疗肾衰竭。
一、肾衰竭的形成机制
慢性肾脏病(CKD):CKD是引发肾衰竭的主要因素,其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急性肾损伤,导致肾功能急剧恶化。CKD的危险因素包括但不限于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这些慢性疾病长期损伤肾脏,最终可能导致肾功能衰竭。
急性肾损伤(AKI):AKI是指肾功能在短时间内(通常在48小时内)急剧下降,表现为血清肌酐水平升高、尿量减少等临床症状。AKI的诱因多样,包括缺血、感染、药物、毒素等因素,这些因素均可引起肾脏功能急剧下降。
遗传因素:部分患者可能因为遗传因素而对肾脏损伤更为敏感,这些遗传因素可能包括特定的基因变异,它们使得肾脏对外界损伤的反应更为剧烈,加速肾衰竭的进展。
二、合理用药策略
避免肾毒性药物:在透析患者中,应尽量避免使用具有肾毒性的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某些抗生素、造影剂等。这些药物可能加重肾脏损伤,导致肾功能进一步恶化。在必要时,应在医生指导下谨慎使用这些药物。
个体化用药:透析患者的肾功能水平各异,药物的代谢和排泄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必须根据患者的具体状况,调整药物剂量和给药频率,以避免药物在体内蓄积引发毒性反应。
药物相互作用:透析患者常伴有多种疾病,需要同时使用多种药物。不同药物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影响药效和安全性。医生应仔细评估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并在必要时调整治疗方案。
定期监测:透析患者应定期监测肾功能、电解质水平、药物浓度等关键指标,以评估药物疗效和安全性,并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预防感染:透析患者由于免疫系统功能下降,容易发生感染,而感染是导致AKI的常见原因。因此,预防感染对于透析患者至关重要。医生应教育患者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接触感染源,并在必要时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控制血压和血糖:高血压和糖尿病是CKD的重要危险因素,控制血压和血糖对于预防肾衰竭具有重要意义。透析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压和血糖,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调整治疗方案。
营养支持:透析患者由于蛋白质丢失和食欲下降,容易出现营养不良。合理的营养支持对于维持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防并发症具有重要作用。医生应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方案,并定期评估营养状况。
总结而言,急性肾损伤是导致透析患者数量增加的重要因素之一。合理用药对于预防和治疗肾衰竭至关重要。医生需要深入了解患者的病情,制定个性化的用药方案,并密切监测患者的反应,以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患者也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严格遵医嘱用药,以改善预后和提高生活质量。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急性肾损伤对透析患者数量的影响,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保障。
王欢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