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胃癌的Borrmann、Lauren及WHO分型

2025-06-04 09:50:07       3220次阅读

胃癌,作为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病理分型是临床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传统病理分型方法主要依据肿瘤的宏观形态和组织学特征,而分子分型则依据肿瘤的基因和蛋白质表达差异。本文将详细介绍胃癌的Borrmann分型、Lauren分型和WHO分型,以及近年来分子分型病理的进展。

Borrmann分型

:由Borrmann在1923年提出,根据胃癌的宏观形态将其分为四种类型:息肉型、局限溃疡型、浸润溃疡型和弥漫浸润型。每种类型都有其特定的临床表现和预后,息肉型和局限溃疡型相对较为局限,预后较好;而浸润溃疡型和弥漫浸润型则更为侵袭性,预后较差。

Lauren分型

:由Lauren在1965年提出,根据胃癌的组织学特征将其分为肠型(幽门型)和弥漫型(非幽门型),以及混合型。肠型胃癌通常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而弥漫型胃癌则与遗传因素更为密切。肠型胃癌患者预后相对较好,而弥漫型胃癌预后较差。

WHO分型

: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了胃癌的组织学分类,包括乳头状腺癌、管状腺癌、黏液腺癌、印戒细胞癌、鳞状细胞癌、小细胞癌和未分化癌等。这一分类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和判断预后。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胃癌的分子分型病理取得了显著进展。

TCGA分型

(2014年)将胃癌分为EB病毒感染型(EBV)、微卫星不稳定型(MSI)、基因组稳定型(GS)和染色体不稳定型(CIN)。这些分子分型有助于深入理解胃癌的发病机制,并为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EB病毒感染型胃癌占所有胃癌的8.8%,多见于男性,主要发生在胃底和胃体。这类胃癌的特征包括Pik3ca高频率突变、Arid1a和Bcor突变、TP53突变罕见、DNA超甲基化水平高、CDKN2A启动子高甲基化。

微卫星不稳定型胃癌占21.7%,初诊年龄偏高,多见于女性,好发于胃窦或幽门。特征包括高突变率、PIK3CA、ERBB3、ERBB2和EGFR突变、DNA超甲基化、MSI-H型预后较好。

基因组稳定型胃癌占20%,初诊年龄偏低,多属弥漫型。特征包括CDH1和RhoA基因突变、TP53突变频率低、染色体异倍体水平低。

染色体不稳定型胃癌占50%,常见于胃食管交界处和贲门,多属肠型。特征包括TP53高突变频率、APC和LOH频率高、RTK基因扩增、细胞周期调节基因扩增、EGFR扩增等。

综上所述,胃癌的Borrmann分型、Lauren分型和WHO分型提供了基于肿瘤形态和组织学特征的分类方法,而分子分型则揭示了胃癌的基因和蛋白质表达差异,为胃癌的个体化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了新的视角。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有望更好地理解胃癌的生物学特性,并开发出更有效的治疗策略。

叶骅

东台市人民医院

下一篇结直肠癌:了解病因,预防先行
上一篇靶向治疗如何改善前列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
联系我们/ABOUT US
  • 电话:010-87153955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1号院安富大厦1416室
  • 电邮:mail@dzjkkp.org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97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5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