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是妇科恶性肿瘤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妇科肿瘤中占有相当比例,严重威胁着女性的健康。因此,对于子宫内膜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妇科检查在子宫内膜癌早期诊断中的科学依据和重要作用。
病史采集和症状评估 妇科检查的第一步是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月经史、生育史、家族史等。这些信息对于评估子宫内膜癌的风险至关重要。子宫内膜癌的常见症状包括异常阴道出血(尤其是绝经后出血)、阴道排液、下腹痛等。异常阴道出血是子宫内膜癌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大约80%的患者会出现。通过病史采集和症状评估,医生可以初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子宫内膜癌的风险。此外,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也是子宫内膜癌的高危因素。
直接观察和触诊 妇科检查中的直接观察和触诊可以发现子宫的异常形态和大小、附件的肿块等。通过触诊,医生可以了解子宫的活动度、质地和是否有压痛等,为诊断提供重要线索。例如,子宫体积增大、硬实或不规则可能提示子宫内膜癌的存在。此外,子宫附件肿块的出现也需要引起重视,可能是卵巢转移或其他妇科肿瘤的表现。
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如超声、MRI等可以了解子宫内膜的厚度、有无占位性病变等。超声是子宫内膜癌筛查的首选方法,具有无创、快速、经济等优点。通过超声检查,可以观察子宫内膜的厚度、回声等,判断是否存在异常。一般来说,绝经后子宫内膜厚度超过5mm,或绝经前子宫内膜厚度超过10mm,需要进一步检查。MRI可以更清晰地显示子宫内膜的病变范围和侵犯深度,有助于评估病情和指导治疗。对于超声检查结果不明确或可疑的情况,MRI是一个重要的补充检查手段。
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肿瘤标志物等。血常规可以了解患者的全身状况,如是否存在贫血、感染等。肿瘤标志物如CA125、HE4等可以辅助诊断和监测病情。CA125是卵巢癌的一个常用标志物,但在子宫内膜癌中也可升高,尤其是晚期患者。HE4是近年来发现的一个新型标志物,与CA125联合检测,可以提高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准确性。
病理检查 病理检查是子宫内膜癌诊断的金标准。通过宫腔镜或诊刮术获取子宫内膜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宫腔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子宫内膜的形态和病变范围,同时可以进行活检取材。诊刮术则是通过刮取子宫内膜组织进行病理检查,适用于宫腔镜检查禁忌或条件有限的情况。病理检查可以明确病变的良恶性、分化程度等,为后续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总之,妇科检查在子宫内膜癌的早期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女性应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和自我监测,一旦发现异常症状,及时就医,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子宫内膜癌,提高治愈率和生存质量。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运用各种检查手段,制定个体化的诊疗方案,为患者提供最佳的医疗服务。子宫内膜癌虽然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但只要早期发现和规范治疗,预后仍然较好。因此,提高对子宫内膜癌的认识和重视,加强妇科检查和肿瘤筛查,对于降低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朱彦博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十梓街院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