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作为全球范围内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治疗方式多样,包括手术切除、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等。近年来,随着介入放射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经血管内介入治疗逐渐成为肝癌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旨在探讨钇-90微球技术(Transarterial Radioembolization, TARE)在肝癌治疗中的应用及其革命性意义。
血管内介入治疗根据治疗原理和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常规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经动脉栓塞(TAE)、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以及经动脉放射性栓塞(TARE)。TACE技术通过将碘油化疗药物乳剂及颗粒型栓塞剂注入肿瘤血管,阻断肿瘤血供并发挥化疗药物作用,促使肿瘤坏死。TAE技术则是通过直接栓塞肿瘤供血动脉,不使用化疗药物,旨在减少肿瘤血供。HAIC技术通过导管将高浓度化疗药物直接注入肝动脉内,适用于不可切除的晚期肝癌患者。而TARE技术则是利用放射性核素微球,例如钇-90微球,对肿瘤进行局部近距离照射治疗。
钇-90微球TARE技术,作为一种新型介入治疗方式,其优势在于能够提供高剂量的局部辐射,同时对周围正常肝组织损伤较小。钇-90是一种纯β发射体,其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1-2毫米范围内,能够有效杀伤肿瘤细胞,同时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此外,钇-90微球的精确定位能力使得治疗更加个体化,能够根据肿瘤的大小和位置调整微球的分布,实现精准治疗。
TARE技术在肝癌治疗中具有革命性的应用前景。首先,对于不能接受手术切除或局部消融治疗的患者,TARE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治疗选择。其次,TARE技术能够与其他治疗方式如化疗、靶向治疗等联合使用,提高治疗效果。此外,TARE技术在治疗中晚期肝癌时,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
钇-90微球TARE治疗的适应症广泛,包括不适合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肝内转移瘤、手术后复发的肝癌等。治疗前需进行详细的影像学评估,包括CT、MRI和血管造影等,以确定肿瘤的位置、大小、血供情况。治疗过程中,医生会通过导管将放射性微球直接注入肿瘤的供血动脉,使微球在肿瘤内部沉积,对肿瘤细胞进行精确照射。治疗后需定期进行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监测治疗效果和可能的并发症。
TARE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得到多项临床研究的证实。与常规TACE相比,TARE能够提供更高的局部辐射剂量,对肿瘤的控制效果更好。同时,TARE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患者的耐受性较好。一些研究表明,TARE治疗后患者的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均有所延长。
然而,TARE技术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挑战。钇-90微球的价格较高,限制了其在一些地区和患者的广泛应用。此外,TARE治疗需要专业的设备和技术人员,对医疗机构的要求较高。未来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探索TARE技术的最佳适应症、治疗剂量和联合治疗方案,以期为肝癌患者提供更加精准和有效的治疗。
总之,钇-90微球TARE技术以其精准、高效的特点,在肝癌治疗中展现出革命性的潜力。随着介入放射学技术的不断进步,TARE技术有望为肝癌患者带来更多的治疗选择和更好的预后。未来的研究将进一步探索TARE技术的最佳适应症、治疗剂量和联合治疗方案,以期为肝癌患者提供更加精准和有效的治疗。
Doctor Mu
第二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安亭新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