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在滤泡性淋巴瘤治疗中的地位与作用

2025-06-10 05:00:59       3247次阅读

滤泡性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是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占所有非霍奇金淋巴瘤的20%-30%。本病以Bcl-2基因过表达和慢性抗原刺激为特征,常表现为慢性、进展缓慢的病程。治疗滤泡性淋巴瘤的策略多样,包括观察等待、化疗、免疫治疗、靶向治疗、放射治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本文将重点探讨化疗在滤泡性淋巴瘤治疗中的地位与作用。

滤泡性淋巴瘤的病理特征

滤泡性淋巴瘤起源于B淋巴细胞,其特征性的病理变化是肿瘤细胞形成滤泡样结构,这些结构中包含中心细胞和中心母细胞。病理学上,滤泡性淋巴瘤分为三个级别:1级、2级和3A级,其中1级和2级具有较好的预后,而3A级则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相似,预后相对较差。

化疗的地位

化疗作为滤泡性淋巴瘤治疗的基石,其地位不可替代。尽管近年来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化疗依然是治疗滤泡性淋巴瘤的主要手段之一。化疗可以有效缓解症状、缩小肿瘤体积、延长生存期和提高生活质量。

化疗的作用机制

化疗药物通过干扰肿瘤细胞的DNA复制、RNA转录和蛋白质合成等过程,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烷化剂(如环磷酰胺)、抗代谢药(如甲氨蝶呤)、抗生素(如多柔比星)和长春碱类药物(如长春新碱)等。

化疗方案的选择

治疗滤泡性淋巴瘤的化疗方案众多,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分期、症状、并发症等)进行个体化选择。常用的化疗方案包括:

R-CHOP方案(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

R-CVP方案(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长春新碱+泼尼松)

R-BAC方案(利妥昔单抗+苯达莫司汀+阿糖胞苷+环磷酰胺)

化疗的疗效评估

化疗疗效的评估主要依据肿瘤的缩小程度、症状的缓解情况以及生活质量的改善。常用的疗效评估标准包括:

完全缓解(CR):肿瘤完全消失,症状完全缓解

部分缓解(PR):肿瘤缩小超过50%,症状明显改善

稳定(SD):肿瘤缩小不超过50%,症状无明显改善

进展(PD):肿瘤增大或出现新病灶,症状加重

化疗的不良反应及处理

化疗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肝肾功能损害、心脏毒性等。针对这些不良反应,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预防性使用升白针和血小板减少药物,减轻骨髓抑制

应用止吐药物,减轻消化道反应

监测肝肾功能,必要时给予保肝、护肾药物

监测心电图,必要时给予心脏保护药物

化疗与其他治疗的联合应用

化疗可以与免疫治疗、靶向治疗、放射治疗等其他治疗手段联合应用,以提高疗效、减少耐药和延长生存期。常见的联合方案包括:

R-CHOP+放疗:适用于早期、局限性的滤泡性淋巴瘤

R-CHOP+来普唑(靶向治疗药物):适用于复发/难治性滤泡性淋巴瘤

R-CHOP+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PD-1单抗):适用于高风险、进展快的滤泡性淋巴瘤

总之,化疗在滤泡性淋巴瘤治疗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重要作用。通过个体化选择化疗方案、合理评估疗效、积极防治不良反应以及联合其他治疗手段,可以显著提高滤泡性淋巴瘤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曹东东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下一篇化疗在多发性骨髓瘤治疗中的角色
上一篇肝癌介入治疗术后护理的科学管理
联系我们/ABOUT US
  • 电话:010-87153955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1号院安富大厦1416室
  • 电邮:mail@dzjkkp.org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97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5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