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作为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治疗方法多样,介入治疗因其创伤小、风险低、费用较低、患者耐受性较好等优点而受到重视。超选择性插管技术作为介入治疗中的关键步骤,在肝癌治疗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本文将详细探讨超选择性插管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及其所带来的优势。
介入治疗,尤其是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是肝癌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它通过将化疗药物和栓塞剂直接输送到肿瘤供血动脉,既阻断肿瘤的血供,又在肿瘤局部形成高浓度的化疗药物环境,从而达到控制肿瘤生长的目的。TACE治疗的优势在于其能够精确定位肿瘤供血血管,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害,降低化疗药物的全身毒副作用,提高局部治疗效果。
然而,在介入治疗过程中需重视出血风险,尤其是消化道出血。由于肝癌患者常合并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新辅助治疗过程中消化道出血可能导致患者失去手术机会甚至死亡。因此,在术前应常规评估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并在术后使用保肝药物静脉滴注,根据肾功能情况加强水化、碱化尿液,并使用保护肾功能的药物,以促进肝肾功能恢复,减少潜在风险。
TACE治疗的并发症包括发热、腹痛、呕吐等栓塞后综合征,以及肝脓肿、心脏损伤等少见并发症,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因此,在术前应严格评估患者的一般状况和脏器功能,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术后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脏器功能,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在介入治疗中,超选择性插管技术的应用是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关键。术中应尽可能进行超选择性插管,以避免使用较大剂量的化疗药物,并严格控制碘化油用量。超选择性插管能够精确地将药物送达肿瘤供血血管,减少对正常肝组织的损害,降低化疗药物的全身毒副作用,同时提高局部治疗效果。此外,超选择性插管技术还能够减少因多次治疗带来的肝功能累积损伤,保护患者的肝功能。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TACE治疗的应答随治疗次数增加而减弱,且可能带来肝功能损伤。因此,超选择性插管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单次治疗的效果,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因多次治疗带来的肝功能累积损伤。对于部分肝功能较差的患者,可考虑联合应用其他治疗手段,如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对肝功能的影响。
综上所述,超选择性插管技术在肝癌介入治疗中具有明显优势,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保护患者的肝肾功能,是肝癌治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介入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超选择性插管技术必将在肝癌治疗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未来,我们应进一步优化超选择性插管技术,提高其精准性和安全性,为肝癌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同时,还应加强多学科协作,综合运用各种治疗手段,为肝癌患者制定个体化、精准化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期。
张丽静
荣成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