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作为全球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了解其致病因素及预防方法,对于降低肝癌发病率和提高患者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
一、肝癌的常见病因 1. 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这两种肝炎病毒是肝癌的主要致病因素,长期感染可导致慢性肝炎、肝硬化,最终发展为肝癌。据估计,全球约有2.57亿人慢性感染HBV,7100万人慢性感染HCV。HBV和HCV感染者发生肝癌的风险分别是非感染者的20-100倍和15-20倍。因此,预防和控制这两种肝炎病毒的传播至关重要。
酒精性肝病:长期大量饮酒可导致肝脏损伤,增加肝癌发病风险。研究表明,每天摄入酒精超过60克,发生肝癌的风险可增加5倍以上。酒精性肝病是全球肝癌的第二大病因,约占20-30%。戒酒或限制饮酒对预防肝癌具有重要意义。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与代谢综合征相关的肝脏疾病,也是肝癌的潜在病因。NAFLD在全球成年人中的患病率高达25%,其中15-25%可进展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NASH患者发生肝癌的风险是非NASH患者的2-3倍。因此,控制代谢综合征,预防NAFLD/NASH对降低肝癌风险具有重要作用。
黄曲霉毒素:摄入受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物,可增加肝癌发病风险。黄曲霉毒素是一类强致癌物质,主要污染玉米、花生等粮油食品。长期摄入黄曲霉毒素,可使肝癌发生风险增加5倍以上。因此,妥善保存食物,避免霉变,对预防肝癌具有重要意义。
遗传因素:部分遗传性疾病可增加肝癌的发病风险。如遗传性血色病、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等。这些疾病导致肝脏代谢异常,增加肝癌发生的风险。对于这些高危人群,应加强监测和干预,以降低肝癌风险。
二、肝癌的预防方法 1. 预防肝炎病毒感染:接种乙肝疫苗,避免不洁注射和高危性行为,减少HBV和HCV感染的风险。乙肝疫苗的普及接种可降低HBV感染率95%以上。加强血液制品管理,规范医疗行为,避免医源性传播。安全性行为,减少HCV经性传播的风险。
戒酒或限制饮酒:避免长期大量饮酒,以减少酒精性肝病和肝癌的风险。建议男性每日饮酒量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对于已经存在肝脏疾病的患者,应严格戒酒。
健康饮食:低脂、低糖、高纤维的饮食,有助于预防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建议每日摄入脂肪不超过总热量的30%,添加糖不超过10%,膳食纤维至少25克。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的摄入,减少高脂、高糖食品。
避免霉变食物:妥善保存食物,避免摄入受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物。保持食品储存环境干燥、通风、避光,定期检查食品是否霉变。对于霉变食品,应坚决丢弃,不可食用。
定期体检: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肝脏超声检查和血清甲胎蛋白(AFP)检测,以实现肝癌的早期发现和治疗。建议男性年龄>35岁、女性>45岁的慢性HBV感染者,每6个月进行一次肝脏超声和AFP检测。对于HCV感染者、NAFLD/NASH患者、有肝癌家族史的人群,也应加强监测。
控制体重和代谢综合征:保持健康体重,预防肥胖和代谢综合征。建议BMI控制在18.5-23.9 kg/m²。对于超重或肥胖者,通过饮食控制和增加运动,逐步减轻体重。同时,积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代谢综合征组分,以降低肝癌风险。
合理用药:避免长期滥用药物,尤其是肝毒性药物。某些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某些抗生素等,长期大剂量使用可导致药物性肝损伤。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避免不必要的药物暴露。
总之,通过了解肝癌的致病因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肝癌的发病风险,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公众应提高健康意识,积极参与肝癌的预防工作。对于高危人群,更应重视肝癌的筛查和监测,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实现肝癌防控目标而不懈奋斗。
李捷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医院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