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是一种起源于淋巴结和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它是淋巴瘤的两大类型之一,另一类型为霍奇金淋巴瘤(HL)。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发病率高于霍奇金淋巴瘤,且临床表现更加多样。本文将详细介绍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疾病原理与临床表现。
一、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疾病原理
淋巴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淋巴系统是人体循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淋巴管道、淋巴结和脾脏等。淋巴细胞是淋巴系统的主要细胞类型,分为T细胞和B细胞两大类。T细胞主要负责细胞免疫反应,B细胞则负责体液免疫反应,产生抗体。
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发病机制
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可能与遗传、环境、病毒感染等多种因素有关。目前认为,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发生是由于淋巴细胞的恶性转化,导致异常增殖和分化。淋巴细胞的恶性转化可能与染色体易位、基因突变等遗传因素有关,也可能与EB病毒、HIV等病毒感染有关。
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分类
非霍奇金淋巴瘤可分为B细胞性、T细胞性和自然杀伤(NK)细胞性三大类,其中以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最为常见。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分类标准,非霍奇金淋巴瘤可分为80多种亚型,不同亚型的临床表现、预后和治疗策略存在差异。
二、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表现
淋巴结肿大
淋巴结肿大是非霍奇金淋巴瘤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可表现为无痛性、进行性肿大的淋巴结。肿大的淋巴结可位于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质地较硬,边界清楚,活动度差。
全身症状
非霍奇金淋巴瘤可伴有发热、盗汗、体重减轻等全身症状,称为"B症状"。这些症状可能与肿瘤细胞释放的炎症因子有关,提示病情进展较快,预后较差。
局部压迫症状
随着肿瘤的增大,可压迫周围组织和器官,引起相应的局部压迫症状。如压迫气管可引起咳嗽、气促;压迫食管可引起吞咽困难;压迫上腔静脉可引起上腔静脉综合征,表现为头颈部和上肢水肿、青紫等。
骨髓侵犯
非霍奇金淋巴瘤可侵犯骨髓,引起贫血、血小板减少等血液系统异常。骨髓侵犯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提示病情进展较快,需要积极治疗。
外周侵犯
非霍奇金淋巴瘤可侵犯外周器官和组织,如胃肠道、皮肤、中枢神经系统等。外周侵犯可引起相应的症状和体征,如腹痛、腹泻、皮疹、头痛等。外周侵犯的发生率相对较低,但预后较差,需要积极治疗。
综上所述,非霍奇金淋巴瘤是一种异质性较强的恶性肿瘤,临床表现多样。对于可疑病例,应尽早进行淋巴结活检等检查,明确诊断。确诊后,应根据病理分型、分期、预后因素等,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曾玉晓
丽水市人民医院府前院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