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这一恶性肿瘤的阴影长久地笼罩着全球无数患者。作为全球癌症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其防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从治疗的角度,系统地介绍肺癌的早筛早诊、分类及临床表现、诊断与分期、综合治疗以及康复与随访的重要性。
1.肺癌的早筛早诊
肺癌的早期症状较为隐匿,很多患者在确诊时已经处于疾病中晚期。这时,肿瘤可能已经侵犯了周围组织,甚至发生远处转移,导致治疗难度大大增加。因此,早筛早诊对于提高肺癌的治愈率和生存质量至关重要。对于40岁以上,特别是吸烟史、职业暴露史、家族肿瘤史等高危人群,建议定期进行低剂量螺旋CT筛查,以提高早期发现肺癌的几率。该检查方法不仅辐射剂量低,而且能够清晰地显示肺部结构,对早期肺癌的发现具有重要意义。
2.肺癌的分类及临床表现
肺癌可分为两大类:非小细胞肺癌(NSCLC)和小细胞肺癌(SCLC)。NSCLC约占肺癌总数的85%,包括鳞状细胞癌、腺癌等亚型;SCLC约占15%,其特点是生长迅速且易早期发生转移。肺癌的常见症状包括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声音嘶哑等,晚期患者可出现消瘦、恶病质等全身症状。这些症状的出现往往提示肺癌可能已经进展到了较晚的阶段,因此,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检查。
3.肺癌的诊断与分期
确诊肺癌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检查手段,包括影像学、病理学等。低剂量螺旋CT可以发现肺部结节,随后通过PET-CT、支气管镜活检等检查明确病理类型。分期是制定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常用的分期系统为TNM分期系统,综合考虑肿瘤大小(T)、淋巴结转移情况(N)和远处转移情况(M)。
4.肺癌的综合治疗
肺癌的治疗需根据患者的病理类型、分期、身体状况等综合评估,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治疗手段主要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对于早期肺癌,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手段,必要时辅以放疗或化疗。对于晚期肺癌患者,则以全身治疗为主,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作为近年来的新进展,为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可以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5.肺癌的康复与随访
肺癌患者在治疗结束后,需进行规范的康复治疗和定期随访,以及时发现和处理复发、转移等情况。康复治疗包括呼吸功能锻炼、营养支持、心理疏导等,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随访项目包括影像学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等,一般每3-6个月进行一次。
综上所述,肺癌的防治工作重点在于早筛早诊和规范治疗。高危人群定期体检、发现异常及时就医,是提高肺癌治愈率的关键。同时,患者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做好康复和随访工作,以期获得最佳疗效。让我们携手努力,共同守护生命的“肺”常健康。
周云高
达州市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