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一种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占所有非霍奇金淋巴瘤的30%-40%。DLBCL的临床表现多样,预后因素复杂,即使经过一线标准治疗(如R-CHOP方案),仍有约40%-50%的患者出现复发或难治。复发DLBCL的治疗策略多样化,包括挽救性化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和CAR-T疗法等。本文将重点介绍靶向治疗在复发DLBCL治疗中的地位和作用。
复发DLBCL的治疗挑战
复发DLBCL患者预后较差,中位生存时间仅为6-12个月。挽救性化疗是复发DLBCL的主要治疗手段,但总体疗效有限,部分患者无法获得持久缓解。ASCT是部分复发DLBCL患者的首选治疗,但仍有约50%的患者因年龄、体能状态、原发病控制不佳等原因无法接受。因此,亟需新的治疗手段改善复发DLBCL患者的预后。
靶向治疗的原理和优势
靶向治疗是针对肿瘤细胞特定分子靶点的治疗,具有疗效确切、毒副反应小、个体化治疗等优点。DLBCL的分子分型研究为靶向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研究发现,DLBCL可分为多个分子亚型,如GCB型、ABC型等,不同亚型的DLBCL具有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和治疗敏感性。基于DLBCL的分子分型,选择相应的靶向药物,有望提高复发DLBCL的疗效。
靶向治疗在复发DLBCL中的应用
目前,靶向治疗在复发DLBCL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抗CD20单抗:Rituximab是第一个上市的抗CD20单抗,已广泛应用于DLBCL的治疗。Rituximab联合CHOP方案(R-CHOP)是DLBCL的一线标准治疗。对于复发DLBCL,Rituximab联合挽救性化疗仍有一定疗效,部分患者可获得PR或CR。
(2)PI3K/AKT/mTOR通路抑制剂:PI3K/AKT/mTOR通路在DLBCL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ABC型DLBCL中PI3Kδ突变率较高。Idelalisib、Copanlisib等PI3Kδ抑制剂已获批用于复发FL、MZL的治疗,部分研究证实其在复发DLBCL中也有一定疗效。
(3)BCL-2抑制剂:BCL-2是凋亡抑制蛋白,高表达BCL-2与DLBCL预后不良相关。Venetoclax是首个上市的BCL-2抑制剂,已获批用于复发CLL、AML等的治疗。部分研究证实Venetoclax单药或联合其他药物治疗复发DLBCL有一定疗效。
(4)BCR信号通路抑制剂:BCR信号通路在ABC型DLBCL中异常激活。Ibrutinib、Acalabrutinib等BTK抑制剂已获批用于复发CLL、MCL的治疗,部分研究证实其在复发DLBCL中也有一定疗效。
(5)免疫调节剂:来那度胺、泊马度胺等免疫调节剂已获批用于复发MM、MDS的治疗,部分研究证实其在复发DLBCL中也有一定疗效。
靶向治疗的联合应用
靶向治疗联合其他治疗手段可进一步提高复发DLBCL的疗效。靶向治疗联合挽救性化疗可提高缓解率,延长PFS。靶向治疗联合免疫治疗(如PD-1抗体)可发挥协同作用,提高疗效。靶向治疗联合CAR-T疗法可提高缓解率,延长生存时间。
总之,靶向治疗在复发DLBCL的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针对DLBCL的分子分型,选择相应的靶向药物,可提高复发DLBCL的疗效。靶向治疗联合其他治疗手段,如挽救性化疗、免疫治疗、CAR-T疗法等,有望进一步提高复发DLBCL的疗效,改善预后。未来,基于DLBCL的分子分型,个体化选择靶向治疗,将为复发DLBCL患者带来更大的临床获益。
袁玲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