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胃癌作为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然而,令人欣慰的是,通过科学的筛查和早期干预,胃癌的防控形势正逐步改善。本文将深入探讨胃癌的筛查对象、预防措施以及早期发现的重要性,旨在提高公众对胃癌的认知,促进健康行为的形成。
胃癌,顾名思义,是起源于胃黏膜上皮和腺体的恶性肿瘤。它的发展往往悄无声息,初期症状不明显,易与胃炎、胃溃疡等良性疾病混淆,导致许多患者错失最佳治疗时机。但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能出现上腹部疼痛、食欲减退、消瘦、乏力、呕血及黑便等症状,此时治疗难度和预后均会显著增加。
胃癌筛查:谁该重点关注? 1. 年龄与性别:虽然胃癌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4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明显上升,尤其是男性。因此,这部分人群应成为筛查的重点对象。 2. 家族史:有胃癌家族史的人群,其患病风险远高于普通人。家族中若有直系亲属(如父母、兄弟姐妹)患胃癌,建议提前至35岁甚至更早开始筛查。 3. 生活习惯:长期饮食不规律、喜食腌制、熏烤、高盐食物,以及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均会增加胃癌风险。这类人群也应加强自我监测。 4. 胃病病史:患有慢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等胃部疾病的患者,尤其是经过正规治疗但症状反复出现或持续加重者,应定期进行胃癌筛查。 5. 特殊职业:长期接触某些化学物质或重金属的职业人群,如矿工、皮革工人等,其胃癌发病率也相对较高,需加强防护和筛查。
预防胃癌:从日常做起 1. 合理饮食:均衡膳食,多摄入新鲜蔬菜、水果及富含纤维的食物,减少腌制、熏烤、高盐食物的摄入。同时,避免暴饮暴食,保持饮食规律。 2. 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是胃癌的重要危险因素。戒烟限酒,不仅能降低胃癌风险,还能预防多种其他疾病。 3. 根除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癌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对于有感染症状或高危因素的人群,应及时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测,必要时进行根除治疗。 4. 定期体检:除了针对胃癌的专项筛查外,定期进行全面的健康体检,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也是预防胃癌的有效手段。 5. 保持良好心态:长期的精神紧张、压力过大可影响人体免疫功能,增加患病风险。因此,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学会缓解压力,对预防胃癌同样重要。
早期发现:生命的转机 胃癌的早期发现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存率至关重要。目前,胃癌的筛查手段主要包括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胃镜检查及病理活检等。其中,胃镜检查因其直观、准确的特点,被规为胃癌筛查的金标准。对于筛查出的高危人群或疑似病例,应及时进行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诊断。一旦确诊为胃癌,应根据病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包括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等多种手段的综合运用,以期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结语 胃癌虽可怕,但并非不可防、不可治。通过科学的筛查、积极的预防以及早期的干预治疗,我们可以有效降低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让我们从现在做起,关注自身健康,守护胃的安宁,共同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同时,也呼吁社会各界加强对胃癌防治知识的普及宣传,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共同构建胃癌防治的坚固防线。
于涛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