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 MM)是一种起源于浆细胞的恶性血液肿瘤,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血常规检查作为临床最常用的检查之一,其结果异常往往为早期诊断多发性骨髓瘤提供了重要线索。
贫血: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常出现贫血,且多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贫血的发生与骨髓瘤细胞浸润、肿瘤分泌的细胞因子抑制正常造血、溶血等因素有关。当中老年患者出现原因不明的贫血时,应警惕多发性骨髓瘤的可能。
高球蛋白血症: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由于单克隆免疫球蛋白(M蛋白)的分泌增多,常伴有高球蛋白血症,主要表现为血清IgG或IgA明显升高。高球蛋白血症可引起血液粘滞度增加,导致出血倾向、血栓形成等并发症。一旦发现血常规中球蛋白水平异常升高,应进一步检查血清蛋白电泳、免疫固定电泳等。
肾功能异常:多发性骨髓瘤可引起肾损害,表现为血肌酐、尿素氮升高等肾功能异常。肾损害的发生与轻链蛋白沉积、高钙血症、高粘滞血症等因素有关。当患者出现原因不明的肾功能异常时,应考虑多发性骨髓瘤的可能。
血小板减少:部分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可出现血小板减少,与骨髓瘤细胞浸润、凝血因子消耗等因素有关。血小板减少可增加出血风险,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原因不明的血小板减少患者,应警惕多发性骨髓瘤的可能。
总之,血常规检查结果异常为多发性骨髓瘤的早期诊断提供了重要线索。对于中老年患者,尤其是有贫血、高球蛋白血症、肾功能异常等临床表现时,应高度怀疑多发性骨髓瘤,及时行血清蛋白电泳、免疫固定电泳、骨髓穿刺等检查,以明确诊断,尽早开始治疗,改善预后。同时,加强对多发性骨髓瘤的科普宣教,提高患者及家属的疾病认识,对于实现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林丹丹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