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癌,作为一种妇科恶性肿瘤,以其隐蔽的早期症状和较低的早期诊断率,成为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隐形杀手”。卵巢癌不仅发病率高,而且死亡率也位居妇科肿瘤前列,这使得对卵巢癌的防治工作变得尤为重要。
卵巢癌的发病机制复杂,目前认为与遗传、内分泌、免疫、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卵巢癌的常见类型包括上皮性卵巢癌、生殖细胞肿瘤和性索间质肿瘤等。其中,上皮性卵巢癌是最常见的类型,占卵巢癌的70%以上。卵巢癌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早期症状如腹部不适、腹胀、消化不良等,往往容易被忽视。随着肿瘤的进展,患者可出现腹痛、腹部肿块、腹水等症状。晚期患者可出现恶病质、贫血、感染等并发症。
卵巢癌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检查。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CT、MRI等,可了解肿瘤的大小、形态、侵犯范围等。病理学检查包括细胞学检查和组织学检查,可明确肿瘤的类型和分级。此外,血清肿瘤标志物如CA125、HE4等也是诊断卵巢癌的重要辅助手段。
卵巢癌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治疗、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等。手术是卵巢癌治疗的主要手段,包括全子宫切除术、双侧附件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等。化疗是卵巢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顺铂、卡铂、紫杉醇等。放疗和靶向治疗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也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为了提高早期诊断率、降低死亡率,社区层面的卵巢癌防治工作显得尤为关键。
社区的首要任务是加大卵巢癌知识的普及力度。通过专题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让社区居民了解卵巢癌的基本知识,包括其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等。特别要强调的是卵巢癌的早期症状,如腹部不适、腹胀、消化不良等,这些症状往往容易被忽视。提高居民对这些症状的警惕性,一旦出现应及时就医,争取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其次,社区要积极开展卵巢癌的早期筛查工作。卵巢癌的高危人群包括有家族遗传史、年龄在40岁以上的女性等。社区应为这些高危人群建立健康档案,定期开展卵巢癌筛查,如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超声检查等。通过筛查可以发现早期卵巢癌患者,为治疗争取宝贵时间。研究表明,定期筛查可使卵巢癌的死亡率降低30%以上。
再次,社区要构建卵巢癌患者的支持网络。许多卵巢癌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会承受巨大的身心压力,需要来自家庭、社区的关爱和支持。社区可以建立卵巢癌患者互助小组,组织患者和家属交流治疗经验,分享心路历程,互相鼓励、互相支持。同时,社区还可以链接专业医疗机构,为患者提供专业的医疗咨询和心理疏导服务,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良好的社会支持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最后,社区要积极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卵巢癌的发生。研究表明,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吸烟、饮酒、高脂饮食等会增加卵巢癌的发病风险。社区应通过多种渠道宣传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导居民戒烟限酒、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从源头上预防卵巢癌的发生。此外,提倡适龄生育、母乳喂养等也有助于降低卵巢癌的风险。
社区参与卵巢癌防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医疗机构、患者、家属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提升公众的认知水平,加强早期筛查和干预,构建支持网络,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有效降低卵巢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保护女性健康权益的重要措施。让我们携手行动,共同推动社区卵巢癌防治工作的深入开展,为女性健康保驾护航。
邓斐
江苏省肿瘤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