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康复期营养与运动的科学指导

2025-06-07 02:54:50       3次阅读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成人最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类型,其生物学行为和临床表现多样,预后因素复杂。随着放化疗技术的进步,DLBCL患者的生存期明显延长,康复期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从疾病原理、营养、运动、心理支持等方面,为DLBCL患者提供康复期的科学指导。

一、疾病原理概述 DLBCL起源于成熟的B淋巴细胞,具有高度异质性。肿瘤细胞在淋巴结和/或结外组织浸润、增殖,形成肿块,引起相应症状。DLBCL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遗传易感性、病毒感染、免疫功能紊乱等因素有关。临床表现多样,可表现为无痛性淋巴结肿大、发热、盗汗、体重减轻等。确诊依赖于淋巴结活检或结外肿块活检,病理学特征为大细胞、核仁明显、核分裂象多见。

二、康复期营养指导 1. 能量和蛋白质需求:放化疗可导致DLBCL患者能量消耗增加,蛋白质合成减少。建议增加能量和优质蛋白质摄入,如鱼、肉、蛋、奶、豆制品等。每日能量摄入可按25-30kcal/kg体重计算,蛋白质摄入1.2-1.5g/kg体重。

微量营养素补充:放化疗可导致水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B、C)和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D、E、K)缺乏。建议增加新鲜蔬菜、水果、坚果等食物摄入,必要时口服复合维生素补充剂。铁、锌、硒等微量元素也需适量补充。

膳食模式:推荐采用地中海饮食模式,以全谷物、新鲜果蔬、豆类、鱼类、橄榄油为主,适量摄入坚果、禽肉、奶制品,限制红肉、加工肉、甜食、精制谷物摄入。

饮食安全:注意食物卫生,避免生食、半生食。食物应充分加热煮熟,避免食用变质、污染食物。使用清洁餐具,避免交叉感染。

三、康复期运动指导 1. 运动方式:推荐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和抗阻训练(如哑铃、弹力带、器械训练)相结合,每周3-5次,每次30-60分钟,中等强度(心率达到最大心率的60-75%)。

运动强度:根据患者年龄、体能、疾病状态个体化调整。可采用Borg主观疲劳评分量表(RPE)评估运动强度,控制在11-13分(轻至中等强度)。

运动时间:建议从低强度、短时间开始,循序渐进,逐步增加运动时间和强度。注意运动前后热身和拉伸,预防运动损伤。

运动禁忌:合并心肺功能不全、严重贫血、凝血功能障碍、骨转移等情况的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运动,避免剧烈运动和高风险运动项目。

四、心理支持和定期复查 1. 心理支持:DLBCL患者在康复期可能出现焦虑、抑郁、恐惧等心理问题。建议寻求心理咨询,学习放松训练、正念冥想等心理调适技巧。家人和朋友的关心、支持也很重要。

定期复查:DLBCL患者应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推荐每3-6个月复查一次,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乳酸脱氢酶、β2微球蛋白等实验室检查,以及颈部、腋窝、腹股沟B超、CT或PET-CT等影像学检查。

总之,DLBCL患者在康复期应重视营养、运动、心理等方面的综合管理,定期复查,预防复发。通过科学的生活方式调整,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医患携手,共同战胜病魔。

汪敏

徐州市中心医院

下一篇个体化治疗计划:提升子宫内膜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
上一篇滤泡性淋巴瘤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制定原则
联系我们/ABOUT US
  • 电话:010-87153955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1号院安富大厦1416室
  • 电邮:mail@dzjkkp.org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97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5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