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高、预后较差的消化系统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均呈上升趋势。由于胰腺癌早期症状较为隐蔽,许多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疾病中晚期,错失最佳治疗时机。因此,提高公众对胰腺癌的认识和警觉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胰腺癌的早期症状及治疗手段,帮助公众更好地了解这一疾病。
胰腺癌的早期症状
腹痛:
腹痛是胰腺癌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胰腺位于腹腔深处,其早期疼痛往往被忽视。胰腺癌引起的腹痛常表现为中腹部、左上腹或右上腹的隐痛、钝痛或胀痛。这种疼痛可能随时间逐渐加剧,尤其在夜间更为明显,并可能在仰卧时加重,而在俯卧、弯腰等姿势时有所减轻。胰腺癌引起的腹痛与胰腺炎引起的疼痛不同,后者往往呈剧烈、阵发性疼痛。
黄疸:
黄疸是胰腺癌特别是胰头癌的重要临床表现。肿瘤压迫胆管导致胆汁排泄受阻,引起皮肤、巩膜黄染,尿液深黄,大便呈陶土色,常伴有皮肤瘙痒。胰腺癌引起的黄疸多为无痛性、进行性黄疸,与胆石症、胆囊炎等引起的梗阻性黄疸不同。
消化道症状:
胰腺癌早期患者可能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腹泻或便秘等消化道症状。这些症状与胰腺分泌的消化酶减少或肿瘤压迫十二指肠有关。胰腺癌引起的消化道症状往往呈持续性、进行性加重,与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等引起的消化道症状不同。
消瘦与乏力:
胰腺癌属于消耗性疾病,影响患者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导致营养不良和能量不足。因此,患者可能出现明显的体重减轻和乏力症状。胰腺癌引起的消瘦和乏力往往呈进行性加重,与单纯节食、疲劳等引起的体重减轻和乏力不同。
其他伴随症状:
部分胰腺癌患者在早期还可能出现间歇性低热、精神或情绪障碍(如焦虑、抑郁等)以及血糖异常等伴随症状。这些症状可能与肿瘤引起的炎症反应、内分泌紊乱等因素有关。
胰腺癌的治疗
胰腺癌的治疗主要依赖于手术、化疗和放疗的综合应用。手术是胰腺癌治疗的首选方法,旨在完全切除肿瘤。手术方式包括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体尾切除术等。对于可手术切除的胰腺癌患者,手术切除后的生存率明显高于未手术患者。对于无法手术或手术风险高的患者,化疗和放疗可以作为主要的治疗手段,以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和提高生活质量。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吉西他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等,常用的放疗方式包括外照射和粒子植入等。此外,针对胰腺癌患者的支持性治疗,如营养支持和疼痛管理,也是治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营养支持包括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疼痛管理包括药物治疗和神经阻滞等。
结语
胰腺癌的早期症状多样且不典型,一旦出现上述症状之一或多个,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早期发现和治疗对于改善胰腺癌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公众应提高对胰腺癌的认识,以便在出现可疑症状时能够及时就医。通过积极的生活方式调整和定期体检,我们可以更好地预防胰腺癌的发生,并提高早期诊断的机会。对于有胰腺癌家族史、长期吸烟饮酒、患有慢性胰腺炎等高危人群,应加强胰腺癌的筛查,以便早发现、早治疗。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提高公众对胰腺癌的认识和警觉,为胰腺癌的防治工作贡献一份力量。
张永
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