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作为一种高度恶性的肿瘤,其肿瘤破裂是临床上极为严重且紧急的情况,需要迅速而有效的急救措施进行处理。本文将深入探讨面对肝癌肿瘤破裂时的急救处理策略,旨在为医疗工作者提供科学、系统的指导。
肿瘤破裂的急救处理首要目标是迅速控制出血,稳定患者的生命体征。患者应立即卧床休息,避免任何可能导致出血加剧的活动,如剧烈咳嗽或用力排便。同时,医护人员应迅速建立多条静脉通路,以便于快速输注液体补充血容量。首选晶体液,如生理盐水和平衡盐溶液,这些液体能迅速扩充血管内的容量,维持血压稳定。在紧急情况下,根据患者的状况,可以输入胶体液,例如羟乙基淀粉,以维持胶体渗透压,进一步稳定血容量,防止休克的发生。
输血是纠正失血性贫血、改善组织氧供的关键步骤。医护人员需密切监测患者的凝血功能,必要时补充凝血因子,如新鲜冰冻血浆和冷沉淀,以改善凝血状况,减少出血。这些措施能够迅速提升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和凝血能力,对于维持患者生命至关重要。
在紧急处理休克的同时,应尽快联系相关科室准备紧急处理措施。外科手术是控制出血的重要手段,包括肝动脉结扎术和肿瘤切除术。肝动脉结扎术通过结扎供应肿瘤的动脉减少血液供应,达到止血目的。肿瘤切除术则是直接切除破裂的肿瘤,从根本上解决出血问题。这两种手术风险较高,因为患者可能处于休克状态,身体耐受性差,且肝脏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因肿瘤破裂而变得复杂,增加了手术难度。因此,手术前的评估和准备尤为重要,以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对于无法耐受手术的患者,介入治疗是有效的替代方法。通过血管造影找到肿瘤的供血动脉,然后用栓塞材料将其栓塞,阻断血液流向肿瘤,控制出血。这种方法创伤较小,但也存在局限性,可能无法完全栓塞所有供血分支,导致止血不彻底。因此,介入治疗需要精确的操作和密切的监测,以确保治疗效果。
在整个急救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至关重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体温等,以及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尿量等指标,这些指标可以反映患者的休克纠正情况和重要脏器的灌注情况。同时,应注意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例如感染、肝肾功能衰竭,为后续的治疗创造有利条件。
总之,肝癌患者肿瘤破裂的急救是一个多学科协作的过程,需要快速反应和精确处理,以最大限度地挽救患者生命并为后续治疗争取时间。通过维持生命体征稳定和及时有效的血容量补充,可以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急救支持。对于医护人员而言,这不仅是对专业技能的挑战,也是对心理承受能力的考验。而对于患者及其家属来说,这是一段充满恐惧和不确定性的时期,因此,医护人员也应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安慰。通过科学、严谨的急救措施,我们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减轻他们的痛苦,并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
丁雄辉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