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作为现代社会中极为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持续上升,对人类健康构成了重大威胁。本文旨在通过深入探讨高血压的病因、症状、危害及其并发症风险,帮助公众更好地理解高血压,并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高血压的定义与分类
高血压是指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收缩压(高压)≥140毫米汞柱(mmHg)和/或舒张压(低压)≥90毫米汞柱(mmHg)的状态。高血压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两种类型。原发性高血压占高血压患者的绝大多数,其病因复杂,涉及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而继发性高血压则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血压升高,如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等。
高血压的病因
遗传因素
:高血压具有明显的家族遗传倾向,父母双方均有高血压病史的子女,其患病风险显著增加。
环境因素
:长期生活在高盐、高脂饮食环境中的人群,高血压的发病率相对较高。
生活方式
:缺乏运动、肥胖、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是高血压的重要诱因。
精神压力
:长期处于高压力状态的人群,其血压调节机制易受到影响,导致血压升高。
其他因素
:年龄、性别、药物等也是高血压发病的影响因素。
高血压的症状
高血压的症状因人而异,部分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而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头痛、头晕、心悸、胸闷等症状。由于高血压初期症状不明显,很多患者未能及时发现并治疗,导致病情恶化。
高血压的危害与并发症风险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长期高血压可导致以下并发症: 1.
心力衰竭
:高血压导致心脏负荷增加,心肌肥厚,最终可能发展为心力衰竭。 2.
冠心病
:高血压损伤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进而引发冠心病。 3.
脑卒中
:高血压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可导致脑出血或脑梗塞。 4.
肾脏疾病
:高血压损伤肾脏血管,长期高血压可导致肾功能衰竭。 5.
视网膜病变
:高血压损伤眼底血管,可能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高血压的预防与控制
生活方式的改善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减压等,对预防和控制高血压至关重要。
药物治疗
:对于血压持续升高的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以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内。
定期检测血压
:定期进行血压检测,及时发现血压异常,以便尽早干预。
总之,高血压是一种需要长期管理的慢性疾病,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等措施,可以有效控制高血压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公众应提高对高血压的认识,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并定期进行血压检测,以维护心脑血管健康。
马琳
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扫一扫 关注我们
            扫一扫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