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作为一种发生在胰腺细胞中的恶性肿瘤,因其高度侵袭性、早期诊断困难和预后不佳,被形象地称为“沉默的致命杀手”。本文将深入探讨胰腺癌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以提高公众对这一疾病的认识和警惕。
胰腺位于腹部深处,是一个兼有内分泌和外分泌功能的腺体。内分泌部分负责产生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等激素,调节血糖水平;外分泌部分则负责分泌消化酶,帮助食物的消化。胰腺癌主要发生在胰腺的外分泌部分,其病理类型主要分为两大类:腺癌和神经内分泌肿瘤。其中,腺癌是最常见的类型,占胰腺癌的90%以上,以胰腺导管腺癌(PDAC)为主。神经内分泌肿瘤相对较少见,生长速度较慢,预后相对较好。
胰腺癌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但一些因素被认为与胰腺癌的发生有关。吸烟是胰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长期吸烟者患病风险显著增加。慢性胰腺炎患者胰腺癌的风险较高,长期的炎症刺激可能诱发癌变。遗传因素也在胰腺癌的发病中起到一定作用,具有家族胰腺癌史的人群患病风险增加。此外,肥胖和糖尿病与胰腺癌的发生有一定关联,可能与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有关。
胰腺癌的症状较为隐匿,早期往往无明显症状。随着肿瘤的增长,可能出现以下症状:上腹部疼痛是最常见的症状,疼痛可能放射至背部;当肿瘤压迫胆管时,可能出现黄疸;胰腺癌患者常伴有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胰腺外分泌功能受损,导致消化不良。这些症状缺乏特异性,容易被忽视,导致胰腺癌的早期诊断困难。
胰腺癌的诊断较为困难,常用的诊断方法包括影像学检查(如CT、MRI和PET-CT等)、血液肿瘤标志物(如CA19-9等,但敏感性和特异性有限)以及内镜超声(可对胰腺进行直接观察和穿刺活检)。这些方法的联合应用有助于提高胰腺癌的诊断准确性。
胰腺癌的治疗手段有限,主要包括手术切除、化疗和放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对于早期胰腺癌,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方法,但许多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晚期,失去了手术机会。化疗和放疗可用于辅助手术或治疗晚期胰腺癌,但疗效有限。近年来,针对特定分子靶点或免疫检查点的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为胰腺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但仍处于探索阶段。
胰腺癌的预后较差,5年生存率不到10%。提高胰腺癌患者的生存率需要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早期发现和治疗是提高胰腺癌患者生存率的关键,但目前胰腺癌的早期诊断仍面临巨大挑战。因此,加强胰腺癌的科普宣传,提高公众对胰腺癌的认识和警惕,对于胰腺癌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胰腺癌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肿瘤,其早期诊断和治疗面临巨大挑战。了解胰腺癌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有助于提高公众的认识和警惕,为胰腺癌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加强胰腺癌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研究,探索新的诊断和治疗手段,对于改善胰腺癌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攻克胰腺癌这一“沉默的致命杀手”而不懈奋斗。
陈丽娟
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海慈医院本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