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aldenström macroglobulinemia, WM)是一种罕见的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其特征是血清中出现单克隆IgM蛋白。近年来,随着对WM病理生理机制的深入理解,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在WM的治疗中取得了显著进展,为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和希望。
靶向治疗
BTK抑制剂:BTK是B细胞受体信号通路的关键分子,对B细胞的增殖和存活至关重要。BTK抑制剂通过阻断BTK活性,抑制B细胞信号传导,从而抑制WM细胞的增殖。目前,伊布替尼(Ibrutinib)是首个被批准用于WM的BTK抑制剂,多项研究显示其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PI3Kδ抑制剂:PI3Kδ是B细胞信号通路的另一个关键分子,其抑制剂如杜卡利珠单抗(Duvelisib)和乌帕替尼(Umbralisib)已在WM中显示出初步疗效,但仍需进一步研究以确定其最佳应用。
CD20单克隆抗体:CD20是B细胞表面的一种特异性抗原,奥妥珠单抗(Ocrelizumab)等CD20单克隆抗体可诱导B细胞凋亡,对WM患者具有治疗潜力。
免疫治疗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PD-1/PD-L1抑制剂通过阻断PD-1/PD-L1途径,解除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增强T细胞对肿瘤的杀伤。目前已有研究探索PD-1抑制剂在WM中的应用,但疗效尚需进一步验证。
CAR-T细胞疗法:CAR-T细胞疗法通过基因工程改造T细胞,使其表面表达特异性识别肿瘤抗原的CAR分子,增强T细胞对肿瘤的识别和杀伤。目前,针对CD19、CD20等B细胞抗原的CAR-T疗法已在WM中显示出一定的疗效,但仍需进一步优化和探索。
总之,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在华氏巨球蛋白血症的治疗中显示出良好前景,但仍需更多研究以确定其最佳治疗方案和预测疗效标志物。随着研究的深入,相信未来将有更多创新疗法应用于WM的治疗,为患者带来更大获益。
唐博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