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 MM)是一种侵袭性的血液肿瘤,起源于骨髓中的浆细胞,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持续上升,对患者的生命健康构成严重威胁。这种恶性肿瘤不仅影响骨髓的正常造血功能,还可能侵犯其他器官,导致多种并发症。血常规检查作为临床常用的实验室检测手段之一,在多发性骨髓瘤的早期诊断和病情监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贫血:红细胞数量和质量的异常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常见的血象异常之一是贫血,通常表现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即红细胞大小和血红蛋白含量均正常,但数量减少。贫血的程度与病情进展密切相关,其原因多样,包括但不限于:
骨髓内浆细胞浸润
:异常增殖的浆细胞占据骨髓空间,抑制正常造血功能,导致红细胞生成减少。
肿瘤细胞破坏红细胞
: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可直接破坏红细胞,引起溶血性贫血。
免疫介导的溶血
:患者体内可能产生自身抗体,攻击和破坏红细胞,导致溶血。
血常规检查通过监测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和红细胞压积(HCT)等参数,可及时发现贫血,为临床诊断提供线索。
白细胞异常:感染风险的预警
部分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可出现白细胞计数升高,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浆细胞浸润骨髓
:导致正常白细胞生成受阻,但同时可能伴有感染,引起白细胞反应性升高。
感染
:由于正常免疫功能受损,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易发生感染,导致白细胞计数升高。
白细胞分类计数(DC)中,中性粒细胞比例多正常或升高,而淋巴细胞比例多降低,这有助于评估患者的感染风险,并指导临床抗感染治疗。
血小板异常:出血和血栓风险的评估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可出现血小板减少或增多,与以下因素相关:
骨髓受抑
:异常浆细胞的增殖抑制了正常血小板的生成。
免疫因素
:自身免疫反应可能导致血小板破坏,引起血小板减少。
微血管病性溶血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微血管病性溶血,影响血小板功能。
骨髓增殖异常
:在某些情况下,骨髓增殖异常可能导致血小板增多。
炎症反应
:慢性炎症可能刺激血小板生成,导致血小板增多。
血常规检查通过监测血小板计数(PLT),有助于评估患者的出血和血栓风险,并指导治疗决策。
红细胞沉降率(ESR)增快:炎症活动的指标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多伴有炎症反应,导致红细胞沉降率(ESR)明显增快。ESR是评估病情活动度和疗效的重要指标,与预后密切相关。血常规检查可动态监测ESR变化,指导治疗方案调整。
异常浆细胞:诊断的特异性提示
部分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常规检查可见异常浆细胞,表现为胞体大、核浆比低、核染色质疏松等特征。异常浆细胞的出现对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具有重要提示意义,有助于提高诊断的特异性和准确性。
综上所述,血常规检查在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动态监测血常规指标的变化,医生可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指导治疗方案的调整,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临床上应重视血常规检查在多发性骨髓瘤诊疗中的应用价值,为患者提供精准、个体化的诊疗服务。
彭雨
江门市中心医院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扫一扫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