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作为一种全球范围内的常见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高不下。肝癌的早期诊断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治疗成功率至关重要。本文将探讨肝癌早期诊断的重要性以及面临的挑战。
肝癌早期症状较为隐匿,患者可能会出现消化道症状,如食欲减退、腹胀、恶心、呕吐、腹泻等,这些症状往往不典型,容易被忽视,导致患者延误就诊。随着病情进展,肝癌患者可能会出现肝区持续性隐痛、消化道症状加重、发热、肝脏肿大、黄疸、腹水等典型表现。此外,肝癌还可能引起腹壁静脉曲张、异常的瘀伤或出血等伴随症状,这些症状可能与肝功能障碍导致的凝血因子合成减少有关。
值得注意的是,肝癌患者由于受本身代谢以及癌组织的影响,可能会引起一系列内分泌或代谢异常症状,如高钙血症、低血糖、红细胞增多症等,这些症状被称为类癌综合征。这些内分泌或代谢异常症状的出现,提示肝癌已经进展到较为晚期,预后较差。
肝癌早期诊断面临的挑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早期症状不典型,容易被忽视;二是缺乏特异性高的早期诊断标志物。目前,肝癌的诊断主要依赖于影像学检查和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如甲胎蛋白(AFP)等。然而,AFP在肝癌诊断中的特异性并不高,部分患者AFP水平可能正常,导致漏诊。
因此,提高肝癌早期诊断率,需要加强公众健康教育,提高人们对肝癌早期症状的认识,同时加强基础研究,寻找特异性高的肝癌早期诊断标志物。只有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才能显著提高肝癌患者的预后,降低肝癌的死亡率。
苏鹏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