滤泡性淋巴瘤是一种起源于B细胞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属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其病理学特征表现为肿瘤细胞在淋巴滤泡内增生,形成大小不一的滤泡结构。这种恶性肿瘤的病因复杂,可能涉及遗传因素、病毒感染等环境因素,以及Bcl-2基因重排等分子事件。Bcl-2基因重排是滤泡性淋巴瘤的分子特征之一,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临床表现多样,患者可能表现为无痛性淋巴结肿大、全身症状如发热、盗汗和体重减轻等,甚至出现内脏受累和骨髓浸润。诊断滤泡性淋巴瘤需综合考虑临床表现、病理学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是确诊的关键,通过活检获取组织样本,观察肿瘤细胞的形态学特征,并进行免疫组化检测,以确定B细胞来源和Bcl-2基因重排等分子标志。影像学检查如CT、MRI和PET-CT等,能够评估肿瘤的范围、侵犯程度和远处转移情况,对临床分期和治疗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治疗滤泡性淋巴瘤通常依据疾病分期和症状,采取个体化的综合治疗策略。常见的治疗手段包括化疗、生物治疗(如利妥昔单抗)等,旨在控制病情进展和缓解症状。近年来,新疗法如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显示出治疗潜力,为患者提供了更多治疗选择。靶向治疗通过作用于肿瘤细胞的特定分子靶点,抑制肿瘤生长;免疫治疗则通过激活或增强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肿瘤细胞。
总之,病理学与影像学检查在滤泡性淋巴瘤的诊断、分期和治疗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通过精准诊断和个体化治疗,可以提高滤泡性淋巴瘤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薛峰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