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是消化道恶性肿瘤中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的疾病,对全球范围内人类的健康构成了重大威胁。由于大肠癌早期症状不明显或不典型,常被忽视,延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在众多不典型症状中,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尤其值得关注,这种症状可能与大肠癌导致的肠道功能紊乱紧密相关。
大肠癌的症状表现
大肠癌患者的排便习惯发生改变,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可能是因为肿瘤生长到一定程度后引起肠腔狭窄,进而影响肠道的正常蠕动功能。在大肠癌早期,这种排便习惯的改变可能并不明显,但随着病情的进展,症状会变得更加明显。除了排便习惯的改变,大肠癌的其他典型症状还包括便血、腹痛、腹部包块和体重下降等。便血是大肠癌较为常见的症状,早期可能仅表现为粪便隐血阳性,不易被察觉。腹痛多为隐痛或不适,常被误认为普通的胃肠功能紊乱。腹部包块的出现可能提示肿瘤体积较大,但也可能被忽视。体重下降可能与肿瘤消耗或食欲减退有关,有时也被误认为是普通消瘦。
大肠癌的高危人群
对于大肠癌的高危人群,如年龄超过50岁、有大肠癌家族史、有肠道息肉史等,应提高警惕。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必要时进行肠镜检查。肠镜检查是当前诊断大肠癌的金标准,可以直接观察肠道情况,发现肿瘤,并进行活检明确诊断。
大肠癌的治疗方法
大肠癌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化疗和放疗等。手术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法,目的是尽可能切除肿瘤组织。化疗和放疗可用于辅助手术治疗,减少复发风险,或用于晚期患者的姑息治疗,缓解症状,延长生存。近年来,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新型治疗手段在大肠癌中也显示出一定的疗效。
大肠癌的早诊早治
总之,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可能是大肠癌的不典型症状之一。对于高危人群而言,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引起重视,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大肠癌如能早期发现和治疗,预后相对较好。因此,提高大肠癌的早诊早治意识,对降低大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普及大肠癌相关知识,增强公众的健康意识,可以有效提高大肠癌的早期诊断率,从而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值得注意的是,大肠癌的发病原因复杂,与遗传、环境、饮食习惯等多种因素有关。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的饮食习惯可能增加大肠癌的风险。因此,除了关注症状变化外,还应重视生活方式的调整,如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控制脂肪摄入、保持适量运动等,以降低大肠癌的发病风险。
此外,定期体检也是预防大肠癌的重要手段。对于高危人群,建议定期进行粪便隐血试验、肠镜检查等筛查项目,以便及时发现肠道异常,提高早期诊断率。对于已经诊断为大肠癌的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定期复查,以评估治疗效果和病情进展。
总之,大肠癌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但通过提高早诊早治意识、调整生活方式和定期体检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其发病率和死亡率,改善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让我们共同努力,关注大肠癌,关爱肠道健康,为实现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李娜
阜阳市人民医院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