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是一种起源于鼻咽部黏膜的恶性肿瘤,占所有头颈部恶性肿瘤的约30%。该病好发于东亚地区,尤其是中国南方地区。本文旨在探讨鼻咽癌进展过程中可能伴随的颈部肿块和颅神经麻痹,并分析其与疾病治疗的关系。
一、颈部肿块与鼻咽癌的关系 颈部肿块是鼻咽癌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约70%-80%的鼻咽癌患者以颈部肿块为首发症状。颈部肿块通常为无痛性、进行性增大,质地较硬,与周围组织粘连。颈部肿块的形成机制主要包括:
直接侵犯:鼻咽癌细胞沿淋巴管扩散至颈部淋巴结,引起淋巴结肿大。约40%的鼻咽癌患者初诊时已有颈部淋巴结转移。
淋巴管阻塞:鼻咽癌侵犯颈部淋巴结后,可导致淋巴管阻塞,引起局部组织液瘀滞,形成肿块。
肿瘤坏死:鼻咽癌组织坏死后,可形成坏死性肿块。
颈部肿块的出现提示鼻咽癌可能已发生淋巴结转移,提示病情进展。因此,对于颈部肿块患者,应高度警惕鼻咽癌的可能,及时进行相关检查,明确诊断。
二、颅神经麻痹与鼻咽癌的关系 颅神经麻痹是鼻咽癌进展期的常见并发症,发生率约为30%-50%。鼻咽癌可直接侵犯或压迫颅神经,引起相应的神经功能障碍。常见的受累颅神经包括:
三叉神经:受累后可引起面部疼痛、麻木、咀嚼无力等症状。
外展神经:受累后可引起眼球内斜、复视等症状。
面神经:受累后可引起周围性面瘫、听力下降等症状。
舌咽神经:受累后可引起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症状。
颅神经麻痹的出现提示鼻咽癌可能已侵犯颅底,病情进展。颅神经麻痹的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需积极治疗。
三、治疗策略 对于伴有颈部肿块和颅神经麻痹的鼻咽癌患者,应采取综合治疗策略,包括:
放疗:放疗是鼻咽癌的主要治疗手段,可有效控制局部病变,缓解症状。
化疗:对于局部晚期或有远处转移的患者,可辅以化疗,提高疗效。
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对于部分难治性鼻咽癌,可尝试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
手术治疗:对于部分伴有颅神经压迫的患者,可考虑外科手术减压。
康复治疗:对于颅神经麻痹患者,可辅以康复治疗,改善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总之,颈部肿块和颅神经麻痹是鼻咽癌进展的重要标志,提示病情严重。对于这类患者,应积极采取综合治疗措施,控制病情,改善预后。同时,加强科普宣教,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及早发现、及时治疗,是提高鼻咽癌治疗效果的关键。
秦小兰
株洲市二医院